路在脚下□薛红珍(天水)
对于路,1970年代出生的我,有着极其特殊的情感。就像歌中所唱:“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我想问你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
昏黄的马灯,褪毛又褪色的翻毛皮鞋,蓝色棉大衣,帆布挎包,军绿色饮水壶,锃亮的养路工具。那些老旧的物件是我对父亲和他的工友不灭的记忆。风尘仆仆里来,风尘仆仆里去,他们中的多数人已长眠于地下,但四通八达的公路就架设在他们身边。倘若九泉有知,他们是否会看到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父亲,1962年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养路工。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每逢天气不好,雷鸣闪电、雨雪交加之时,父亲总是急急穿上雨衣巡路去了。那时候通信不便,交通状况极为恶劣,遇到塌方、泥石流,他们都要连续干几个昼夜,用铁铣、洋镐、人力架子车,一方一方,一车一车把淤泥碎石清理完。当时最基层的养路作业区叫道班,多半建在离乡镇较远的偏僻处。因为养路工是重体力劳动,按标准统一供应的粮食许多人吃不饱,他们就在工作闲暇时间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还自诩是发扬南泥湾精神。
父亲上班时常骑个老式加重自行车,铁铣绑在自行车的横梁上,干馍水壶背在胸前,自行车一路铃声,将残阳风霜声声化尽。这架式,真有点长缨缚背,欲移他山的气势。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当年养路工的真实写照。当时,全天水公路总段只有不多几辆解放车和吉普车,要出差到兰州提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先是保养车辆一天,第二天清晨上路,中午在定西马营吃午饭,到夜色降临后才能抵达兰州。
这还是出行顺利的,如果路上再遇到点什么事,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了。
1991年我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两代人甚至是祖孙三代人在公路系统工作的屡见不鲜,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我在目睹,也在亲身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正是天水公路带动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阶段,处处能感觉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1994年,天水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天北高速建成;2000年,先后建成通往省城兰州和陇南的天巉、天江二级公路;2004年,克服甘肃黄沙粘土地貌和秦岭地势险峻的困难,开通了天宝高速公路。进出天水东南西北的大门全部打开了,从此,朝苍梧,夕北海不只是在传说中。
高速公路不仅宽阔平坦,而且快速便捷,没有尘土飞扬,也不再坑洼颠簸。道路,成为了时代文明的象征。
高科技也正悄悄地渗透到公路养护这个行业中。新型的拌和楼、洒布机、摊铺机,智能化操作代替人工已经进入到生产第一线。之前除治公路中出现的病害,就是人工挖坑槽,人工炒料,人工填补,既费工费时又费人力,现在,只需用这些人工智能操控机械,两个小时之内搞定。
天水地处黄河与长江流域交界地带,气候多变。历史上,每遇大雪、暴雨天气,出行就是难事。2010年,天水公路局成立了应急保障中心,将突发地质灾情及时在在主要干线的LED显示屏上通报,交警配合指挥车辆绕道行驶。同时,大雪之后迅速出动车辆撒融雪剂,让晶莹的雪花化为水珠腾开道路。今天,行路难已变成:倘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更多具有人文关怀的配备,也让新时代的养路工人们真正可以安心以路为家。现在,分散的道班合成统一管理的养管站,配备了食宿暖气,上下班有中型面包车接送。父辈们一把铁铣、一袋干粮、一辆自行车的装备,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常,再不必让新一代的职工们尝其苦涩了。新创建的职工之家会为每个养管站送书籍,给养路工送上精神食粮,让职工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养路工的工作间不再只在野外,也转到了由智能屏幕和小小鼠标开启的工作时代。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四十年弹指一挥,我不时回首走过的路。这路不仅见证了天水道路的变迁,也折射出了天水乃至华夏神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再过二十年,这条路还将变成什么样子呢?恐怕谁也说不清,但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
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
新闻推荐
天灾里,零伤亡奇迹的背后...... 苍梧县抗击“6·26”洪涝灾害纪实
市委书记全桂寿与苍梧县干部群众一起在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参与清淤工作。苍梧县委书记林树锋一线现场...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