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明·西安文脉工程”艺术名家荟萃系列 艺术指导:文脉艺术工程总监王犇 瀛洲晁卿朝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谈画作《阿倍仲麻吕与遣唐使》 刘涯

华商报 2019-07-14 01:28 大字

画家简介

刘涯,西安市画院特聘画家,陕西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主要参展与获奖作品

2018年:作品《遣唐使》被选中为“丝路文明·西安文脉”重大题材创作工程。

2017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丝路文明”美术创作人才培养,主题性创作《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李希霍芬首提丝绸之路》顺利结项。

2014年:作品《腊月至》入选“重温经典”娄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作品《聆夏》入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清风三月——陕西女青年国画作品邀请展”。

作品《休息片刻》入选“明德·融合——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画学会主办)。

作品《忙时》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每天》系列获“高原·高原——第三届中国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部美术作品展中国画年度展”优秀奖(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2012年:创作《聆夏》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创作《朝暮》系列一、二、三、四获“2011吴冠中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创作《聆夏》获“柯罗默伯爵奖学金”。

创作《朝暮》系列一、二、三、四获“刘文西奖”。

我的文脉选题是《阿倍仲麻吕与遣唐使》,经过数次修改调整,历时6个月完成。

创作思路:以阿倍仲麻吕为代表

再现中日文化交流盛况

大唐时代,国力强盛,万邦来朝。当时唐朝是世界经济文化技术的中心,更有着恢宏的气魄、海纳百川的气度,诸民族、诸多外国人来到大唐,文尽其才、武尽其能,在朝廷做官的外国人不在少数。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的260多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在航海技术欠发达的当时,先后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乘坐简易使船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有很多遣唐使留在了中国,为唐朝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日本遣唐使中,阿倍仲麻吕最负盛名,不仅在唐为官几十年,还和大诗人李白结为好友。他在唐为官几十年,功勋卓著,唐玄宗任命他为唐朝回聘日本使节。任命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使节,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也说明阿倍仲麻吕是何等受朝廷的器重和信任。他在唐朝的知己李白、王维等人纷纷为他赋诗,兴庆宫的兴庆湖畔,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的一侧刻着李白的《哭晁卿衡》诗,诗曰:“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1200多年前诗人李白和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的深厚友谊。李白作这首诗时误以为阿倍仲麻吕遭遇风浪不幸遇难,所以今天我希望画作可以让大家联想到“瀛洲晁卿朝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这样的盛景。

当时的遣唐使有很多,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也曾长期在中国留学,具备影响力。我希望在这个大选题中,以阿倍仲麻吕为遣唐使代表,力求再现他们谦虚好学、不畏困苦的精神。

采用工笔重彩技法

人物以写实为主

为了有更准确的创作依据,我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了解选题发生的时代背景,搜集当时的服饰、用具等。创作之初,我的构思是表现唐玄宗为阿倍仲麻吕赐名的场景,借以表现阿倍仲麻吕作为遣唐使的荣光。经过一番考虑和文脉专家的建议,后将表现的重心放在“阿倍仲麻吕为中日交流作出贡献”这一主题上。初稿中,以阿倍仲麻吕与唐玄宗作为画面表现的重点,遣唐使者偏少,主题不够鲜明。后来将整体人物增加至33人,成稿尺寸200×140cm。

这幅画采用竖构图,阿倍仲麻吕与唐玄宗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宫女、朝臣、遣唐使者环绕于周围,以恢弘的朝堂大殿为背景,借以表现唐朝的繁荣强大。采用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的技法进行创作,人物以写实为主,重点表现人物的神态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原当时外国使臣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的开明氛围。

去年有幸参加西安画院申请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丝路文明”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为我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画打下了坚实基础。画院曾多次组织专家、教授为基金学员授课,并对现有的重大历史题材画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总结经验,使得学员对自己的主题创作方向更加明确。在整个文脉创作过程中,画院组织专家学者“会看”,严格把关,院长王犇更是不厌其烦地通过邮件、微信等多种形式悉心指导,最终呈现的作品比较满意。这样的主题性创作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历练,一次提升。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