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阅读和思想的“拓荒者” ——共青团苍梧县委员会副书记刘畅的公益情怀

梧州日报 2018-05-04 09:11 大字

本报记者 罗银妮通讯员 李国庆

近期,共青团苍梧县委员会副书记、党组成员刘畅一下班就直奔苍梧大道的荒岛图书馆,整理“岛民”捐赠的书籍。

刘畅既是一名团干部,又是一名志愿者,致力于为本地青年引进更多创意有趣的活动或项目。她着手建立起了梧州市第一家共建共享公益图书馆——荒岛图书馆,并探索社交新模式丰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

早在2014年,刘畅就和另外一名发起人李东展,以及苍梧县公益组织“青友家”的成员,探索如何搭建平台服务青年人思想交流。当时正值团县委组织人员赴广州、深圳、肇庆等地考察志愿者活动,当地方兴未艾的荒岛图书馆公益项目让大家眼前一亮。当了解到梧州尚未有社会组织该类开展公益项目时,刘畅十分兴奋:自己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拓荒者”,把这个理念引入梧州?

回到梧州后,刘畅和志愿者们决定在梧州也建立一个荒岛图书馆。他们很快与荒岛图书馆总部取得了联系,并顺利通过申请,随后寻找场地、募集书籍,最终将荒岛图书馆安放在苍梧大道上。

走进120平方米的大厅,墙壁、条幅和凳子配色清新,书架上一本本书籍供人翻阅,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目前,图书馆已有上千册书籍,大都来自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赠。

工作中,刘畅充分利用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吸收借鉴好做法和新举措。凭借学到的新知识、新做法,结合自身特长,刘畅在本地探索“兴趣+小组+平台”的社交新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成功举办了30多场主题活动,并在QQ、微信、微博等平台运营自媒体账号大力宣传。同时,刘畅邀请梧州日报社及苍梧摄影家协会的专业人士举办讲座授课、举办读书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年累计达500多人次。

刘畅用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的内涵,为青年朋友进行阅读求知、经验分享、爱心传递、干事创业搭建了一个线上线下共享与实践的平台。

新闻推荐

热血洒在法卡山

“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是我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当祖国需要我做黄继光的时候,我就用胸膛顶住敌人的枪口。”这是年仅22岁的青年姜亚木临出征前写给父亲的信中的话语。1981年5月18日,在对越自卫...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