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苍梧:立体种养 一地双收

广西日报 2017-09-15 08:29 大字

本报苍梧讯 (记者/梁乾胜 通讯员/苏梦椿)4个村民站在藕田里,抓着水枪往田里注水。不一会儿,每个人的手上就多出了一根粗壮的莲藕;一条条滑溜溜的泥鳅从泥里钻了出来……这是记者近日在苍梧县石桥镇奇冲村绿满地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立体种养基地内看到的景象。

“挖藕每天工作8小时,能挣120元。”村民严桂华说,他平时负责莲藕、泥鳅的种养管理。莲藕上市时节,他和其他村民负责挖藕,一个月能挣360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

奇冲村有140户贫困户。去年8月,经济能人严斌牵头成立合作社,整合了村里两个村民小组的水田,实行莲藕、泥鳅立体种养。 “目前莲藕和泥鳅均已上市,泥鳅每公斤售价40元还供不应求,莲藕以每公斤3.4元的价格批发给蔬菜批发商。”严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市场预算,合作社一年总收入可达77万多元,贫困户年总收益可达30多万元,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200元。

近年来,苍梧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探索立体种养模式,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该县立体种养模式主要有“水藕+泥鳅”“水稻+田螺”“猪+果(蔬)”“牛+竹鼠”。在沙头镇示范区,“猪-沼-果(蔬)”生态种养模式已取得成效。

据统计,今年该县财政资金扶持的养殖项目总投资1500多万元,涉及养羊、养猪、养蜂和立体养殖等,目前已开工的项目有12个,全部项目完成建设后,将有3208户贫困户共1.3万余人直接受惠。

新闻推荐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 将结束 还未办理的学生和家长需抓紧时间

民生提问记者跑腿民生无小事问你想问的提问发至:xjdsb2008@163.com本报讯(记者万立平)今年,梧州市第一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县级代办点在8月1日全部对外开始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业务。目前,梧州市三个...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