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广西最早建城的城市
梧州,是目前有记载的广西最早建城的城市。
刚开始时,梧州很小,只是一座小小的土城堡,没有宽敞的马路,没有高楼大厦,这就是驻留在历史长河中的苍梧王城,2200年前的梧州。
幸运的是,金玉珠贝一般记录着历史的文字,让我们找到了2200年前梧州的痕迹,也仿佛触摸到苍梧王城的脉搏。
汉初时苍梧王城是“大都市”
梧州位于西江、浔江和桂江的三江汇合处, 乘船溯江而上可到广西各地,直通云贵,顺流而下可直达广州。而古时的梧州,更处于南北水陆路交通要道,特别是处在灵渠与桂江南下西江的转折点上,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对此,统治者自然不会忽视。公元前183年(汉高后五年),苍梧王城建立,并迅速成为当时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据史料记载,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原群雄逐鹿,南海郡尉赵佗绝道封关,以南海郡(今广州及珠三角一带)为根据地,一统岭南。公元前206年,赵佗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83年,赵佗定都番禺(今广州),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
赵光获封苍梧王之后,看中了梧州这块地理位置优越的风水宝地,即兴建王城,王城取苍梧族之名,称“苍梧王城”,这便是梧州建城之始。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侃言说:“依此史实,梧州建城已有2200年。”
2200年前的城堡,多是军事要塞。据专家考证,作为行都,南越国建苍梧王城的目的,就是加强控制桂林郡和象郡,同时负责监控西瓯、骆越等百越族残余势力,进而控制桂南、桂西和桂北等广大地区。
据1956年勘测,苍梧王城最初只是一个小土城,周长424米,面积1.12万平方米。
关于苍梧王城,清朝同治版的《苍梧县志》有清晰的描述:“古广信土城也,昔苍梧赵光始居此土。其后汉置郡县交趾刺史因之。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赵宋加筑,始甃以甎,作五门。至明总督建牙(衙)开府。高之广之,雄过百雉,奚翅大都参国之一矣。”
对这段古文,梧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调研员曾强的解读是:苍梧王城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土城堡,在汉代设置郡县。它背倚茶山,侧面傍着桂江,西江在城池的面前绕过向东流去。在宋代,广信城池开始修筑增高,用砖块砌城墙,并设了五个城门。在明代,广信作为两广三总府所在地,开始建立总督府衙门,城池由此扩大,规模超过三百丈。“从史料可以分析出,汉初时,苍梧王城是‘大都市\’,规模仅次于南越国首都番禺(今广州)。”曾强说。
苍梧王城“依茶山傍桂水”
古城遗址如今已难觅踪迹,那么,苍梧王城城址究竟在何处呢?近年来,经不少专家学者分析、考证和推理,苍梧王城城址的脉络初现。
对苍梧王城的建址地,《苍梧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广信故城在今府治东,大云山麓,东北跨山,西南两面临江。”
“这段古文指出了苍梧王城大致所在地,苍梧王城城址在今东中路和东正路南,城东由东正路至传经里,城西由东正路至东中一巷,城南由东中路一巷至传经里,城北在东正路。”曾强认为,“府治”指梧州府衙门所在地,在今天的六一幼儿园一带,该幼儿园门前的和平路过去曾叫“府巷”,此名称一直沿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今府治东”指“今梧州府治的东面”,即今天的梧州市第一幼儿园所在地。
《岭南文化古都——梧州》一书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广西文史馆驻梧馆员陈素虚曾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勘测,将梧州城历代变迁,从汉代苍梧王城到民国二十八年(1929年)拆城墙修马路,绘图丈量记之详细。
据陈素虚考证,建城后,苍梧王城不断扩大,至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汉武帝设置苍梧郡。苍梧古城由此向南扩筑为半梯形,北由今东正路45号至10号,中由今梧州市第一幼儿园扩筑至传经里(文化路)4号,南由东中路13号扩筑至文化路东三巷6号,周长600米,面积为2万平方米。
陈素虚的观点得到梧州大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同。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陈金源认为,苍梧王城背后有茶山即如今的北山,这一天然屏障作为依傍,另一侧也有白云山余脉相维护,地势处于河东片区几个高地之一,还能免受洪涝之灾。城池不大,便于排兵防守,城墙顺山形而建,城外有廓,城和廓之间有平民居住和集市交易的场所,基本做到了易守难攻。
同时,专家学者们也承认,以上不少观点来自地方史志,缺乏确凿的考证依据。
苍梧王城城址或在民主路?
岁月流逝,渐渐地抹去了历史的痕迹,苍梧王城城址逐渐成为一个谜。然而,专家学者们没有放弃,依然在追寻着这座城市的根。
经过20多年的考察研究,梧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郑伟标有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东正路和东中路一带未必是古苍梧王城建址所在地,而民主路倒可能是。
郑伟标的依据是东正路和东中路一带曾出土过大量墓葬文物。据梧州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资料记录:1964年,万寿宫汉墓出土了汉昭明铜镜;1965年,北山公园东汉墓出土陶碗;1972年,文化路西晋砖室墓出土青瓷四系罐钵碗等;2002年,梧州市第一幼儿园后边坡工地唐代土坑墓遗迹出土青釉四系罐等。
“古人聚居点旁,不可能是大片墓葬区。”郑伟标认为,东正路、东中路与文化路一带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自西汉至唐代的墓,苍梧王城城址不应在这些地方。
1997年,河东民主路维新里8号在基建开挖中,曾出土一批汉代瓦片、瓦当和陶片。这些文物多为泥质陶,以灰白陶为主,也有部分红黄陶。瓦面纹饰以绳纹,背面为拍印纹或旋纹,瓦当均为云箭纹。
郑伟标曾专门奔赴广州,将从维新里出土的这些汉板瓦、瓦当与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遗存的文物相对照,认为两批文物的建筑构件时代特征、材质、纹饰等方面存在一致性。
在考察了南环路和民主路维新里后,郑伟标认为,民主路一带地势高隆,可免洪水之患,相对于河东片区其余几个高地,无论是生活取水抑或用地面积,苍梧王城在此选址建造更为合理。
对于郑伟标的研究成果,陈金源表示,民主路维新里8号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梧州府衙建址之地,然而,是不是古苍梧王城建址之地,还需要更深入的考证。
城市是凝固的,城市又是发展的;历史是消逝的,历史又是永恒的。陈金源认为,对古苍梧王城的考古与研究,有利于一代代梧州人寻根留本,增知育人和承前启后,因为梧州是一座在古城址上生长不息的城市。
新闻推荐
烟花三月下扬州 风景最美瘦西湖 ——2017中国·扬州万花会暨“大美瘦西湖”中国晚报摄影节掠影
花红柳绿浙报集团裘志伟摄小桥流水《苍梧晚报》王健民摄湖心小岛本报记者段柳健摄园林美景本报记者段柳健摄醉美瘦西湖摄影爱好者曹晓荣摄俯瞰瘦西湖本报记者段柳健摄丝丝垂柳《东楚晚报》石勇摄...
苍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