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亲尊老和睦家 践行核心价值观·瞧这一家子
梁茂芳(后排居中者)与家人的合照。 (图片由梁茂芳提供)
年,六堡镇塘平大朗自然村梁茂芳家庭荣获了第十届广西“五好文明”家庭,并在去年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被评为梧州“最美家庭”
采写:本报记者 全淦枚
苍梧县六堡镇塘平大朗自然村是一个风景宜人、虫鸣鸟叫的美丽山村,梁茂芳一家就生活在这里。他的家庭,父慈子孝,和美幸福,是村里的模范家庭。年,梁茂芳家庭荣获了第十届广西“五好文明”家庭,并在去年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被评为梧州“最美家庭”。
现年岁的梁茂芳,是苍梧县六堡镇塘平大朗自然村里“名人”,他和妻子在年的婚姻生活里,相互扶持,携手走过风风雨雨,养老育儿,家庭和美幸福。与此同时,两夫妻也热心村里的大小事情,三年前,梁茂芳和村干部带头修建村道,之后便为村里各项建设建言献策,出资出力。
父慈子孝 家庭和美
在梁茂芳7岁的时候,他被过继给了自己的大伯,从此以后他的生命里比别人多了一份父爱母爱,养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让他不能忘怀。他说,自己现在虽然还是叫养父养母为伯父伯母,但是不管称呼是什么,两个老人就像是他的亲生父母一样,是家里不可或缺的成员。
“跟随伯父伯母生活后,他们把我视为己出,待我如亲生儿子。”梁茂芳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感叹地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家里人口多收入少,经常要饿着肚子生活,但是,不管如何艰难,伯父伯母还是节衣缩食地把他送进学校读书,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梁茂芳说,自己生命中的很多感动是伯父带给他的。“伯父是一名教师,我8岁的时候跟着他到另一个村的小学里学习,有一个周末下大雨,伯父正好脚痛,所以跟我说路难走就不回家了,但我却顽皮不听话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回家,伯父知道后担心我的安全不顾脚痛,冒雨慢慢地走回家找我。”从那一刻起,梁茂芳真实地感受到了伯父对他的爱。梁茂芳双眼湿润地说,那天晚上九点多,当他看到伯父全身湿透地走回家找他时,他才觉得自己做错了,那一个场景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脑海中。
对梁茂芳来说,伯父不仅是他的指路明灯,还是自己儿子的启蒙老师。“儿子5岁后就一直跟我伯父睡,那个时候每天小孩子一吃完晚饭就跑上楼,电视也不看,我们都感到好奇,问他也不说,直到他6岁时要报名读学前班了,伯父却说可以直接报读一年级,我们才发现儿子认得好多字,原来每晚上楼后都是伯父在教他学习。”
梁茂芳牢记伯父伯母对他的爱,成家立业后侍奉两个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在年的正月,他的伯母由于高血压而引发了脑溢血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让伯母尽快恢复健康,梁茂芳和家人细心地照顾老人。一开始,伯母讲话模糊不清,梁茂芳和妻子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说,直到伯母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伯母不会自己吃饭,他们就一勺一勺地喂她,慢慢地让她吃下;衣服脏了就帮她洗干净;老人走不动了,他们就扶着她,让她一步地像个小孩一样练习走路。
如今,在梁茂芳和家人的悉心照顾下,伯母终于可以慢慢地拄着拐杖行动了。现在她能够独自坐着晒晒太阳聊聊天,也经常跟别人说:“我能够有今天幸福的日子,全靠茂芳孝顺。”
年的暑假,伯父因病离开了他们。在老人最后的时光,他紧紧地握住梁茂芳的手说:“我没有任何遗憾。”梁茂芳哽咽地回忆起老人走的情景,以后不能够再侍奉老人让他心中留有遗憾。
梁茂芳的房子与亲生父亲的房子并排而列,两个楼房大门连着大门,这么多年来,梁茂芳和伯父母生活在一起,但也没忘记亲生父母,若有好饭菜总会叫他们过来一起吃。
养儿育女 教书育人
一双儿女令梁茂芳夫妻感到骄傲。儿女从小懂事,当别人的孩子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会帮家里分担担子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能够时刻关心他们,但孩子们比较争气,自小努力学习,都考上了大学,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父亲,我感到很高兴。”梁茂芳说,孩子能够有出息,也多亏了妻子长年累月地耐心教导他们。梁茂芳的妻子邓玉妃就像传统的农村妇女一样,勤劳俭朴,多年来为丈夫奉养父母,养儿育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梁茂芳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工作。
让梁茂芳更加引以为豪的,是他的另一帮孩子,那就是他的学生。养父和亲生父亲都是教师,梁茂芳受他们的影响也成为一名教师。年秋,他成为塘平小学的校长,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地坚守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从不敢忘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
热心村务 邻里互助
作为一名村民,梁茂芳和妻子热衷村里的大小事情,和村民和睦相处。
年,梁茂芳觉得是时候修建村里泥泞的道路了,于是他和村干部商量后就带领自己所属的村组,大家筹款并出力,依靠自己的力量,修桥修路、建球场、装路灯,并在村里的小河,修建了大坝,养鱼种花,净化河水,美化村庄。
“我们村计划建设成生态旅游乡村,未来建设工作会逐步展开,我希望我们家庭也能够出一份力。”采访的当天,梁茂芳的妻子刚好去为村里建寺庙义务做泥水工,午后接近两点才收工吃午饭。当一身劳累的她回到家里的时候,这个淳朴的妇人却脸上带着微笑,她说,“村里的事情不分大小,误了饭点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能够将村里建设得更好就感到高兴。”
新闻推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贴心服务情暖回家路 ——党员义工志愿者服务返乡人员见闻
本报记者罗银妮通讯员黎进生1月日,春运第一天,寒风刮面、阴雨绵绵。当天一早,党员义工、工会会员和志愿者们来到位于国道的东出口春运服务站,准备姜茶、坐椅、食物、御寒用品等,医务人员清点好应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