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贺县芳龙支农的日子
1966年开春,梧州地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下乡支农工作队,到贺县开展支农扶贫运动。领导这次支农工作队的总团长是时任梧州地委书记吴赞芝,分团长是时任藤县县委副书记张光裕。我有幸参加了这支支农工作队,并下到大平公社芳龙大队开展支农活动。而带领我们到芳龙的工作队队长是时任岑溪检察院副院长李梓昌。一起到芳龙的工作队员还有藤县民政局的吴如海,藤县白沙村女知青吴柱芳,苍梧县的社青莫汉球和小岑,还有一个沙头的女知青。
那年春节刚过,全体支农队员就集中梧州,经7天培训,就直接奔赴进村。刚过元宵节,我们就奔赴贺县大平。我们乘车从梧州出发,到大平住了一晚,第二天就挑起行李,走了几十里的山路,直达芳龙。到芳龙后,我被分到高廊生产队。
来到高廊,我被分到谢家柔户。家柔的房子是用竹片加烂泥隔成三井,家柔夫妇住一井,他的儿子谢以志住一井,另一井作厨房。我到他家去住,他只好安排我在厨房用毛竹搭的烟楼上铺床。晚上睡觉,厨房灶膛中尚有余烟袅袅,不断往上烟熏,早上起来,把被窝用席一卷,晚上开铺时席上总留下一层火烟煤。所以下队第一次集中汇报情况时,我把住到家柔烟楼上的情况形容为“男大当熏”,大家都觉得很新鲜。李队长听到汇报后,便亲自到家柔家一看,果然如此,便调整改住到谢庆芳家。
白天吃的,从汇报情况看,大家都不相上下。我初下家柔户,家柔婶便问我:“同志!今晚我们吃木薯糍,你看怎样?”在我的印象,吃糍粑是在农村过年过节时才吃的,所以我回答:“简单吃点晚餐就行了,何必搞糍粑那么隆重?”谁知她搞的根本不是什么糍粑,而是因为没米下锅,白天便到山上收完木薯的地里翻,捡回那些收不完的零散木薯回来,放到木臼里用木棒捣成一团,然后捏成八块,焗熟,晚上每人两块聊作晚餐,这就是所说的“木薯糍”!
常言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下芳龙不几天,李梓昌队长就率工作队和生产队长来个野外调查,走遍了芳龙的冲冲垌垌,然后针对芳龙过去大部分田一年只插一造和大株疏植等落后耕作模式,在全芳龙采取了以下八大相应措施:
一是大搞田头三光,把山冲田田边二、三丈的山坡全部铲光烧成肥料,这样,既增加了施肥量又增加了冲田的光照,且减少鼠雀为害。二是大开田边三沟,改串灌深灌为浅灌、死水灌,既防止了洪水、冷水入田,又防止田间肥料随水流失,增加水温土温,有利禾苗早生快发。三是改大部分单造田为双造,增加复种次数,经调查,凡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耕作容易的单造田,都改成双造,这无形中增加了一造的收入。四是改大秧田为合适秧畦,改密播为疏播,改水播水管为湿播旱管,育成三叉壮秧,为插下早生快发打下基础。五是改大株疏植为小株密植,全面推广6×4(寸)每株8~10苗的合理插植规格,这就大大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为增产打下基础。六是改高秆低产劣种为矮秆高产良种,加上良法栽培,这就大大发挥山区低产田的增产潜力。七是增加山冲低产田的施肥量,除大烧、大积、大收农家肥外,初次购买和推广化肥,并采取施足基肥、前期攻苗、中期露田壮秆,后期看苗攻胎的科学施肥方法,使禾苗早生快发,抽穗快,抽穗整齐,为夺取丰收打下基础。八是针对山区易发生稻瘟病的特点,在拔节期和大胎裂肚时,两次撒施黑白灰和西力生,使禾苗一片青枝腊秆。
由于采取了这表面上看来简单,实际却十分起作用的八大措施,使芳龙大队1966年早造取得了奇迹般的丰收,队队增产,我所下的高廊生产队,早稻一造就超过以往全年的产量,除一造完成全年征购粮外,早造每人还分配口粮150多公斤。其他生产队早造平均口粮也达100多公斤。
晚造耘田结束,因工作需要,工作队撤离芳龙。离别时,全体社员依依不舍,挥泪告别,直送出村口还不肯回去。 (卢延任)
新闻推荐
办公楼)1#~5#楼房屋改造工程,自2013年8月3日开工至2014年12月30日完工验收合格。在施工期间,施工队伍的工资均按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发放。公示期从20
由我公司承建的梧州市大中路号(原中级法院办公楼)1#~5#楼房屋改造工程,自年8月3日开工至年月日完工验收合格。在施工期间,施工队伍的工资均按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发放。公示期从年月日至年1月6日共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