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省黄河爱乐民族乐团: 打造专业水准的民间乐团

陇东报 2016-03-24 19:15 大字

22日上午,家住东岗东路的张天龙早早起来为患病在床的老伴做了早饭,吃完早饭整理好家务,8时刚过就离开了家。此时正是上班的高峰,公交车上挤满了人,但他必须要这个时间乘车去远在通渭路的省文化馆,参加乐团9时30分开始的排练。

张天龙71岁,原武威市音协副主席,国家二级演奏员,在当地乃至兰州都小有名气,他创作的武威天马旅游节节歌曾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退休后张天龙随两个儿子来到了兰州定居,但由于老伴患病在床,每天照顾老伴和整理家务成了他主要的任务,加之在兰州朋友不多,生活显得有些单调。为了消磨时间,张天龙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现在的这个业余乐团。张天龙告诉记者:“家对我来说很重要,但奉献了近一生的演奏我也不愿放下,现在退休了,我更需要用我的爱好来丰富我的生活,用我的一技之长来发挥余热。”加入乐团后,张天龙创作了《幸福锣鼓》一曲,该曲是用他研制的一人手脚并用操作十余件打击乐器的锣鼓机来演奏,非常不容易,该曲在兰州市群众文艺比赛获得了金奖。

张天龙是专业的演奏员,而在他所在的乐团如这般专业的人士并不少,这个乐团就是在省、市音乐届里颇有口碑的甘肃省黄河爱乐民族乐团(原甘肃省老年艺术家民族乐团),是一个打造出专业水准的民间乐团。

省文化馆第三排练厅并不大,近三十名乐团的团员在里面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虽然条件有限,但乐团成员们排练得异常认真。当天排练的是一首名为《祈天》的曲子,这首曲子来历不凡,是由中国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创作的,省黄河爱乐民族乐团团长任继先专门驱车去西安取回的乐曲。对于这首新曲,乐团才排练过三次,团员们还没有熟悉,排练中难免出错,担任指挥的任继先经常要叫停演奏来纠正错误,谁抢拍了、谁走音了、谁音高了……团员们不仅没有因为叫停的次数多而有怨言,而且在排练时有疑问也会现场提出,融洽的排练环境,让乐曲的演奏在一遍遍排练中变得熟练起来。任继先说:“排练就是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只有一遍一遍的排练,才能最终将曲子拉好。这个好,不是能演奏下来就行,必须要抠每一个细节,使乐曲的演奏水准最终达到专业级别。”

省黄河爱乐民族乐团成立于2005年,是由甘肃省市各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多年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创作、演奏、教育的老艺术家,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的文化精英组建而成的民间专业民族音乐团体。任继先告诉记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乐团成立的初衷,就是要给甘肃省市的老艺术家们提供一个继续展示自己的舞台。例如,一些戏剧演员在工作时只能唱戏,但演奏是他的爱好,在这里他就能一展所长。虽然是民间乐团,但我们并不想就简单的办成一个业余形式的乐团,要办就要办最好、最专业的,这是我们章程里提到的,为此我们乐团在进人时是要通过考核的,不合格者坚决不能进入乐团。十年发展,乐团的高水准一直保持着,这也是乐团能吸引来省市众多优秀、甚至是顶级演奏员的原因。”

乐团现在每年都有十多场的演出任务,春节庙会年年都要演出,今年就演了三场。此外乐团还举办了自己的音乐会,2013年举办过一届,时隔两年,今年元月乐团再次在省歌舞团的小礼堂举办了音乐会,场面非常火爆。任继先说:“除了年初的音乐会外,今年我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参加10月举行的两年一届的民间乐团定级比赛,我们连续几届都是第一名了,今年我们的目标依然是第一名。”

新闻推荐

六十四载 “双洞子 ”完成历史使命

(上接1版)众所周知,武威路在兰州的城市交通地图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兰州城区不管是到龚家湾、晏家坪还是彭家坪、黄峪,几个方向只有一个进出口...

武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