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 政府科技“配菜” 农户温棚“掌勺”
本报通讯员 蒋新文 杨玉振
在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千亩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区内, 40多岁的李忠成是下双乡河水村里最早搭建温室大棚的农户,种植日光温室已经十多年了,去年被聘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村级技术员以来,李忠成基本天天都在大棚里,随时随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农药肥料如何配比,棚里有病虫害打什么农药,他都要手把手进行指导。
李忠成开展技术服务助农增收正是凉州区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主体生产模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了增加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效益,技术人员还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根据市场行情,指导安排种植茬口,联系销售蔬菜等,通过农民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双乡的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建棚面积由2013年的917亩,发展到目前的2458亩,增长2.7倍,效益也由建棚前的亩均1.2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5万元,增长2.1倍。
自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建设以来,武威市凉州区先后分四批选择基础条件优越、产业特色鲜明、村级班子有力、公共服务项目较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210个村开展试点工作。依托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和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站45个,村级站81个,培训中心10个,配备了办公培训设施设备、动物防疫冷链设施、中小型特色林果技术服务设备。从科技助理员、“土专家”、“田秀才”和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选聘村级农技人员547名。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加强培训,持证上岗。通过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驻场入棚,现场讲解、指导,为农户提供实际、实用、实效的“菜单式”技术服务。目前,凉州区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390场(次),培训人员26.3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万份(册)。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凉州区还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农技人员跟踪搞服务,实行区乡技术人员包村、村级技术员包户服务责任制,农技服务人员每人联系服务10户重点种养大户,或承包服务30亩日光温室、500亩特色经济林果,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通过近三年的试点建设,凉州区主导产业迅速建立,日光温室蔬菜总面积达9.91万亩,养殖暖棚面积达27.6万亩,特色林果面积达50万亩,农民人均设施农牧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以上。
新闻推荐
“彩票中头奖的概率只有一千七百七十二万分之一,跟一块陨石突破大气层在茫茫人海中刚好砸中你的概率差不多。”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每次见到身边的朋友要去买彩票,我总会不咸不淡地送上这句话,或许是喜...
武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