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排(掤)摩勒手面临失传的神秘拳种

陇东报 2015-08-14 20:36 大字

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频繁的兵事、多民族风情使西北武术呈现出地域、军旅、民族、民俗等多样性特色,孕育出具有很多具有地域特色兼容外来武术的特殊拳种。然而可惜的是,由于过去思想的封闭保守和战乱年代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武术的漠视,兰州的很多地方拳种出现濒临失传的窘境,例如本文将要介绍的神秘拳种——十排摩勒手。

十排摩勒手是兰州地方拳,属于八门拳系,亦是入门拳术之一种,内容丰富,特点突出,是一个优秀的传统套路。此拳应是现存拳术中最为神秘的一个拳种。首先,流传至今的名字就有好几种,十排摩勒(掤)手或者十排(掤)摸肋手。十排手中的“摩勒”一词,在梵语中意为紫磨金,即“上品黄金”和“金之最美者”之意。十排摩勒手有可能是指十排“金”手之意,指的是在十排手中最为精到珍贵的招式,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此拳的金贵。另一名字是因为旧时教拳的师父几乎都没有念过书,也不太识字,教功夫都是口传心授,只是知道读音而已。十排摩勒手中有很多招式是要“摸肋”,且兰州老话“肋”与“勒”同音,所以也可能叫十排摸肋手,再加上也可读十掤摩勒手,名字就有四个之多。

十排摩勒手以手法为主,辅以各种身法、腿法各步法等,每个排子都由各种不同的招法组合而成,结构严谨,动作规范完整。整个套路动作自始至终充满着攻守含意和技击方法,演练起来动作紧凑,灵活自然,节奏鲜明,劲力充沛。该拳共十趟,既能单练,又能对打。现任兰州振兴地方拳艺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的刘金沛是十排摩勒手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他说:“十排摩勒手的招式在技击中以拿为主,配合以各种腿法、跤法与靠法。本来这套手法共有十趟,可是现在我只记得八趟了。“可喜的是他还珍藏有十排摩勒手的歌诀,且据他所知,有这本歌诀的人一只手都能数的出来了,歌诀如下:

“一打迎面贴佛金、人身一步紧随跟,海底炮侧身入步,紧缠头两耳听风;二打胸前挂金印、回手勾两肋不空,威山靠横步拦肘,丁字步匣子抽心;三打魁星把肋横,双裹梁里勾外挂,进一步连打三章,闪过身两捶劈花。四打护背紧缠身,通背捶鬼哭神嚎,踢一腿仙人掌珠,拉败式野马奔槽;五打封手带宝镜,上步撩衣来敲罄,阴阳掌迎面刮彩,窝里炮五龙棒圣;六打迎风紧穿袖,回手勾两扫不空,七里捶千变万化,穿技捶上台下压;七打仙人描美容,五虎捶脑后听风,里一靠心中发闷,外一靠口吐鲜红;八打刘海巧搭红,回手一攊两不空,倒身进猿猴开锁,通天炮神鬼难躲;九打过肚又穿肠,冲天炮盖世无双,进一步侧身靠倒,海地炮背过天岭;十打金刚忙扫地,八臂哪咤势难敌,非是我来打毒手,看他人随机应变。”

十排摩勒手的渊源难以考据。目前有两个尚可考证的线索。一说是凉州(现甘肃武威)人李俊从一个叫裴六爷的人那里练得十排摩勒手,回凉州后传技于李道人,所以十排摩勒手主要流行于兰州、武威等地,青海、宁夏、新疆也有一定流传。

据说裴六爷是从义和团的将士那学到的义和拳,并根据义和拳的套路发明了十排摩勒手,谈起“义和拳”,也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套神秘拳种。义和拳主要来自大刀会川西的金钟罩、铁布衫。一百多年前,在山东的义和拳,包罗的拳技名目就有:赵三多传习的梅花拳;阎书勤传习的红拳;大刀会传习的金钟罩、铁布衫;心诚和尚传习的少林拳;朱红灯的义和神拳;还有临邑县一带流行的昆阳拳、青令拳、颜令拳、王虎索阳拳等。显然,义和拳也并非指某一种具体拳术或拳种。

值得一提的是,义和拳中的梅花拳是流传于黄河流域的一个拳种。其技术体系包括五式梅花桩、五势头、梅花老架、八方步等。这也可能跟十排摩勒手的传入西北地区有关。且梅花拳是在义和拳出现以前,就已自成体系的不同拳技。

还有一条线索是来自红拳。平原县令蒋楷《平原拳匪纪事》说:“义和拳即是红拳会”。意思是说受红拳的影响。红拳是萌发于关中的一个拳种。明代文献已有记载。其技术体系包括十大盘功,大、小红拳,以及二路红拳、关西红、关东红等三十六个拳路。山东巡抚张汝梅奏折说:“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

十排摩勒手最早在沈家岭、花寨子和阿干镇附近流传,刘金沛说他小时候在兰州八中读初中时,第一次接触到十排摩勒手。他的师父纪建国师承于号称“兰州四魁”的陈占魁,并且是他最小的弟子。纪建国那时候是花寨子的农民,他常来兰州八中附近积肥,刘金沛注意到纪建国起很早练拳,从小就酷爱武术但是投师无门的他便“死缠烂打”拜纪建国为师,于是纪建国给他传授了十排摩勒手。

多年之后,刘金沛又跟武术大师王得功先生继续学习十排摩勒手,王得功发现他上手很快,夸他底子很好,殊不知他之前就已经学过了。由于十排摩勒手的招式比较“原始”,就是说看起来不太具有欣赏性,所以很难吸引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后来王得功和刘金沛在此拳原来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招式,并对一些动作做了改良,让十排摩勒手看起来又适于观赏又适于实战,虽然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学习十排摩勒手的年轻人还是很少,仍然面临失传的危险。□记者华静/文孔德胜/图(被采访人由兰州振兴地方拳艺研究中心提供)

新闻推荐

强强联手 补丝路霓裳甘肃省首批重点纺织品文物将获修复

【本报讯】纺织品文物作为丝路商贸的重要见证而著称于世。当尘封的华美重现天日走进庄严的博物馆,异常脆弱,边缘粉化,修复人员匮乏。这些问题都成为纺织品文物保护所亟待解...

武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