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居工程得民心 安居百姓俱欢颜 武威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侧记

甘肃日报 2012-12-17 08:45 大字

正在建设的武威新城区一角。

武威市皇台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

武威市为农民新建的住宅楼。

本报记者 马顺龙

2012年11月5日,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武威市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在现场会对武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今年以来,全省保障房和农村危房建设、危房改造工作起步良好,融资代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保障房建设任务超额完成。特别是武威市在面对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皇台二区项目开工不过百天,却进展迅速,在建规模和发展势头令人刮目相看,在融资代建方面探索了成功的经验。要认真学习武威市融资代建的成功经验,做好商品房项目配建保障房工作,利用保障房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集中解决好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武威市近三年来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方面,规模大、进度快、连片集中,充分体现了武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不拘一格用人才、无中生有抓项目”的发展理念和不遗余力为民办实事的精神。

住房是人的生存之所,发展之基。安居才能乐业。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保障性安居工程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不仅仅是社会保障的“稳定器”,而且是拉动内需、推动发展的“发动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经济发展工程、保持社会和谐的政治工程,是加快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在全省各市州,武威城乡群众住房条件较差,还有很多群众住在低矮破旧、甚至安全都难以保障的房子里,一定要下决心、下大力气,让困难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着改善民生的深厚感情去做,而且要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自觉去做,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切实把这件暖民心、惠民生,保增长、促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武威市上下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工程来抓,强力推进,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武威特色、体现市场规律、深受群众欢迎的住房保障体系,走出了一条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新路子。

据统计,2012年,武威市计划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6002套,目前,已开工26783套,主体竣工22629套;总投资46.7亿元,今年完成投资32.3亿元,占今年计划投资的104%。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8300户,目前已完成23000户,占任务的125%。同时,全市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宅建设相结合,建成了22个新型农村社区。2008年至2011年,全市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8261套。目前,已建成18142套,分配到户17292套,分配入住率95.3%。这一重大惠民举措,深得民心。

近3年来,武威市逐年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量,特别是今年公租房占到全省任务的68.4%。去年,省委、省政府新出台了建设公租房的优惠惠民政策,就在很多人还等待观望的时候,火荣贵多方努力争取,拿到了全省69%的指标。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也有人说三道四:什么举债搞建设了,武威不需要建那么多公租房了,建了给谁住?还不是当官的为抓工程捞好处……火荣贵不信邪,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不仅要坚决干,而且要一抓到底,干出成效,让百姓满意。他要求市、县区领导认真调查论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布局,把公租房主要建在市区、县城、重点小城镇、工业园区、大中专院校、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大型厂矿企业所在地等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段,为外来务工和新就业无房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火荣贵说,保障性安居工程关乎民生之安。对保障性住房的态度和行动,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民本态度,还考验出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执政智慧和政治觉悟。民生工程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捧出来的,有没有尽心竭力,干得好与差,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领导干部心系民生,务实行动,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创造性地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向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为保障工程快速推进,按期顺利完工,武威市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与县区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了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同时,强化调度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县区和相关部门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根据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量,依据土地年度计划,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实行计划单列,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凡报必批。并严格实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工作责任制,明确市、县区国土资源局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优先确定了年度计划中拟供应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靠实责任,确定目标,保证了年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武威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障房建设机制,统筹社会力量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筹集落实建设资金。一方面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将土地出让金总额的5%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另一方面在公租房建设中,采取多主体建设、多方式筹集房源、多元化融资和统筹建设管理的“三多一统筹”模式。除市、县区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委托代建回购、商品房开发项目配建外,积极鼓励重点镇、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建设主体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参与建设。今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共90个,其中由乡镇、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参建68个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6%,有效缓解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足的压力。据统计,全市共计提取土地出让金3978万元,提取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1500万元,廉租住房通过实施共有产权管理回笼建设资金4.16亿元。将政府储备土地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全部划拨供给,加快用地手续办理,确保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全市共划拨供给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2430亩。同时,免收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累计减免配套费4894.7万元,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畅通绿色通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市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抓建设进度的同时,强化质量监管,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工程建设“四制”,对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全程监督。定期组织市县区建设、质监等部门,对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进行专项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在住房保障分配管理上,武威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武威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武威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建立健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分配申报审核、准入退出、分配补贴、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规范有序。全面推行“四级管理、三级审批、两级公示”的制度,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稳步实施、动态管理”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公开摇号,分配公平透明,并及时将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对象的姓名、家庭人口、收入、配租配售的房屋面积等信息进行公示,使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加强管理,实行动态监管,保障性住房分配打破“终身制”,对已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实行年度复核和退出机制;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专项检查,通过入户调查、接受群众举报等形式,每年对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等状况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将变化信息记录在档,建立了“一户一档、即时更新、信息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信息档案,切实把有限的住房保障资源分配到真正需要住房的低收入家庭,有效杜绝了骗购骗租、违规转租转售、以权谋私以及向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供应保障房等行为的发生。

新闻推荐

武威加大投入引进培养各类人才

本报武威讯(记者马顺龙)2013年,武威市财政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计划投入1021万元,以引进、培养、激励各类人才。据了解,2010年以来,武威市采取面向全国公选、定向选调优秀大学生、派小分队入...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