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歌剧院到江淮大戏院

合肥晚报 2022-02-20 00:37 大字

2021年底,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开始调研利用江淮大戏院部分建筑布展“安徽戏剧博物馆”,恰逢资深媒体人周玉冰先生新作《风华大观》付梓,对该项目的实施极具文本参考价值。

本刊节选整合其中都分内容,以飨读者。

随着合肥成为省会,人口逐渐增加。1949年,合肥城区常住人口为6.06万人,到2018年,城区人口为393.9万人。人才的涌入,为合肥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强大动力。

有人生活就有精神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初,仅仅是合肥剧场无法满足省会城市的演出需求,尤其是高端的、名家的表演。

合肥,呼唤一座现代化的演出场所。

1953年1月,春天的气息率先在河畔的柳条上弥漫。风,虽然带着寒意,但不凛冽。喜讯传来:国家投资的安徽歌剧院正式开工建设。

一时间,市民都在传要建好大好大的歌剧院。百废待兴的年代,大项目引人注目。

为什么拟建歌剧院?这与当时歌剧的蓬勃发展有关系。歌剧本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它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继而传播到欧洲各国。

20世纪初,歌剧这种艺术体裁传到中国。

1938年4月10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中央大礼堂举行成立典礼。这时期,许多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其中一些优秀文艺青年成为鲁艺学员,在周扬、何其芳、陈荒煤等一大批教师的培养下,他们成长为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主动拥抱歌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许多响应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文艺作品随后涌现,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1945年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它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52年,中央歌剧院成立,它是由在延安组建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正是歌剧的社会影响,建设歌剧院成为当时许多城市的决定。

当然,具体到各省市,情况各异。合肥立项的具体经过如何?谁来主导这项工作?目前没有发现详细资料记载。

柏龙驹等许多老同志都认为与当时主政安徽的曾希圣是分不开的。

何瀚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小时候随舅父张元和练书法、习诗文,曾任职合肥东市区宣传部。幼年时,他家境很好,可惜一场大火让家庭陷入困境。他记得小时候大人经常说去江淮大戏院看戏,而且都说是曾希圣拍板的项目。

曾希圣1904年出生在湖南资兴市一户书香家庭。他祖父曾道钊,是一位清朝光绪年间的秀才,满腹经纶。由于不得志,他把满怀的希望寄托在曾中生、曾希圣两个孙子身上,他经常给他们讲述各种历史故事和人物。

曾家所在的村子风景优美。阡陌如绣,青山翠绿,永乐江水日夜潺潺流淌。曾希圣与哥哥一道,练武习文。他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过北伐战争,曾经赴苏联学习。因此,曾希圣本人喜爱文艺。“曾希圣脾气大,当时安徽官场许多人惧怕他,但文艺界的人与他相处很自然。我们文艺家有时候夜里去他家谈工作,他也会穿着睡衣出来接待。”柏龙驹介绍。

徐达勋,曾经在安徽省司法厅工作,后来创办律师事务所。他朋友很多,其中一位已经故去的朋友叫胡绩荣,是一名医生,医术好,被誉为合肥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一把刀”,他的妻子胡灵筠担任医院护士长。两人都是上海支援安徽建设时期来到合肥的。

因为徐达勋当时担任江淮大戏院的法律顾问,胡绩荣便与他聊大戏院的往事,聊在那里看演出的情景。胡绩荣介绍,新安徽省成立不久,摆在曾希圣面前的是工业基础落后,人才匮乏,他便请上海支援,于是一批工业、文化、教育、医疗人才来到安徽,这其中包括文化领域的孔小瑜、徐子鹤等人。

在工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东门的安纺厂,为合肥城市发展乃至安徽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安纺”指后来的安徽第一棉纺织厂、安徽第二棉纺织厂和安徽印染厂等几个厂的合并总称。其“母厂”是安徽第一棉纺织厂,20世纪50年代初,由荣毅仁向中央提出投资建厂,1953年7月选址勘察,1954年8月动工兴建。一时间,数以万计的工人云集一起。

在这些项目开工之前,以曾希圣为首的安徽省领导在思考,大量人才云集合肥,尤其是从上海引进的人才,怎么留住他们?文化娱乐要跟上,于是筹建大型剧场来“筑巢引凤”。

江淮大戏院的落成,为援建安徽的人才带来了乐趣,为合肥这座城市增加了无穷魅力。

搭架子、砌砖块,房子一天天拔地而起。

1954年12月30日,剧场落成,历时整整两年。

两年来,无数工人在工地上辛勤劳作。

两年来,板车把淮河路碾出了深深车痕。

12月初的一天,曾希圣带领黄岩、李世农、张恺帆、李世焱等省领导以及省文化局的同志走进即将彻底竣工的安徽歌剧院。面对这座气势宏伟、装修考究的建筑大家,赞不绝口。

“这个名字请曾书记题写,您出生书香门第。”担任安徽省政府副主席的黄岩提议。

黄岩,1912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今六安市裕安区),小时候是放牛娃,在时代风雨中走上革命道路,奔赴延安学习。合肥解放后,成立合肥市,他担任中共合肥市委书记。

“老恺写吧,他是秀才。你的‘龙华诗句’有名啊。”

张恺帆,1908年出生于无为县一个书香家庭,1926年在芜湖民生中学读书时投身革命。1933年,他任上海吴淞区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在龙华监狱。在狱中服刑期间,留下了“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的诗句。

曾希圣的书法很有功底,张恺帆自然推让。

“还叫安徽歌剧院吗?”曾希圣问道。

众人愣住了,大家没想这问题,立项时不就是叫安徽歌剧院吗?

“歌剧不是我们安徽强项啊。”曾希圣说道,“我们的黄梅戏不是人人传唱嘛!”

是啊,在这两年时间里,黄梅戏从安庆走向全国,已经成为安徽重要的文化名片。

1954年9月,上海举办“华东戏曲汇演”,这是戏剧界的盛会。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一飞冲天。

就在准备汇演的日子里,安徽发生水灾。

这年晚春初夏,副热带高压偏强,到了7月,副热带高压又偏弱,导致海洋上的南方湿暖气流长时间北上,停驻在江淮一带。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更是来势强劲,而一股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上空30多天内一直盘旋徘徊,结果是梅雨季节比常年长了1个多月,强大降水导致长江出现百年来罕见的特大洪灾。

忙着救灾的曾希圣不忘把戏剧搞好,他指示戏剧汇演要争取拿奖。

汇演之前,大家讨论剧本。陆洪非推荐了自己改编的《天仙配》。杨杰与文艺处长余耘也认为排《天仙配》比较好。

曾希圣又指示从安庆调来王少舫、潘璟琍等名演员,让严凤英、王少舫主演《天仙配》。只争朝夕地抓紧时间排练。

9月25日到11月2日,汇演在上海进行。全国的剧种、著名演员、文化名流汇集于此。汇演第三个晚上,观看近三个小时的《天仙配》。演出一结束,掌声经久不息,演员不得不谢幕多次。

评奖会上,《天仙配》获得演出一等奖、剧本一等奖,严凤英、王少舫各获表演一等奖,此外还获得了导演奖、音乐奖,一下子拿了五项奖。

《天仙配》的演出成功,显示了安徽黄梅剧团的“造星”效应,也造就了它此后的影响力和地位。严凤英、王少舫、陆洪非一夜成名,他们的名字飞越全国,乃至世界。

这时期,庐剧也蓬勃发展。当然,它的名字叫“倒七戏”。

“倒七戏”又名小倒戏、稻季戏,流行地区包括六安、合肥、巢湖、芜湖、马鞍山等地。它在大别山民歌、淮河花鼓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国家戏改政策推出后,“倒七戏”也进行了推陈出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肥,人们茶余饭后都观看“倒七戏”,在后来的1955年,开始有了“庐剧”的名字,这年7月1日,剧团也由省政府批准定名为“安徽省庐剧团”。两个月后,合肥市成立庐剧团。1969年8月,省庐剧团与市庐剧团合并,重新组建成立了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曾希圣看到了黄梅戏的未来,看到了安徽戏剧的未来。他在想,眼前这气势不凡的建筑,将是安徽戏剧的大舞台,是安徽重要会议的召开场所,是安徽重要声音的传播之地。

大家对于这座不寻常建筑有了新的认识。最后决定更名为“江淮大戏院”。

晚上,曾希圣的爱人余叔准备好笔墨,他写下了“江淮大戏院”这五个大字。

“怎么样?”曾希圣问余叔。余叔在省委办公厅工作,兼任他的秘书。

“字好,名字也好!”余叔回答。

“过去有徽班进京,现有黄梅戏崛起。安徽,要成为戏剧大省。江淮大戏院,是让人自豪的舞台啊!”曾希圣笑着说道。

柳丝 整理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闯新路

2月16日上午,走进无为市泥汊镇金湾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大棚内羊肚菌长势喜人,即将迎来大丰收,技术人员杨俊一边...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