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治理引入致富“活水”来

芜湖日报 2021-12-16 00:49 大字

□记者 李贾 王牧

12月初,市场上螃蟹还在热销。水域面积广阔、以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的无为泉塘镇青龙村养蟹大户们说:“今年的螃蟹品质更好了!”为啥?螃蟹养殖关键是水,今年的水跟往年不同,全村大大小小的沟塘水系全连通成一条水系,外接永安河汇入长江,为水产养殖引入活水来。

这是安徽省2020年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带来的变化。该项目由芜湖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亲自协调,第七批和第八批驻村工作队接力推进落实,去年11月开工,今年8月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验收。治理工程系统解决了青龙村水患灾害、村民出行难、人居环境差以及水产品品质低等问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初显。

日前,当记者来到面貌焕然一新的青龙村,随处可见的沟渠水渠是该村一大亮点,碧波荡漾的水面十分清澈,甚至能看到水底的水草,一只象征着村主导产业的大螃蟹雕像逼真地“爬”出水面。

“我们全村22个自然村,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沟塘水渠,仅村集体水面就有一千多亩。治理工程首先是治水,将所有沟渠水塘清淤,然后新建小桥将一个个分散、孤立的水面连通起来,通过两座泵站与永安河相连,可实现双向调节。”青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第八批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澄清说。虽然6月份才驻村,但他对整个项目已如数家珍。他带着记者绕着村里转了一圈,查看一个个沟塘,走上岸边休闲步道,踏过一座座新建的小桥。

“青龙大队大水缸,十年就有九年荒。”这是当地旧时流传的顺口溜。青龙村是典型的圩区水网地带, 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内涝严重。治理工程通过新建8座桥梁将原先隔断的青龙大港和梅圩大港等自然水系连通起来,再经过两座泵站调节,基本解决了内涝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旱、雨季各村之间因水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

水连起来、活起来,沿岸人居环境也同步显著改善。记者看到,水面沿岸进行了绿化改造,岸边建设了机耕道和生态步道,村口打造了生态小品和景观亭等。据了解,整治工程还拆除了很多无用途建筑和破旧窝棚,沿岸居民率先完成了厕改,基本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在村子里干净清爽多了,水面清澈,夏天的晚上好多人在岸边休闲散步。”一村民说。

水连起来、活起来,对全村4400多亩水面的螃蟹养殖无疑也是一件好事。“水好,螃蟹品质才能好,价格才能上得去。”水产养殖近20年的孙银东说。蟹塘需要时时换水,治理工程大大改善了水质。而且水系连通有利于防洪排涝,养殖户们心里更有底了。

全村养殖水面较大,养殖户们都住在塘口的蟹棚内看守。一座座简易棚外观统一,红色屋顶白色墙壁,大小样式完全一致,这也是治理工程内容之一,改变了以往养殖户们各自搭建的乱象。整个工程沿水岸共统一搭建了16座蟹棚。

在肖庄和郑大自然村之间, 有一条宽4米、长600余米的水泥马路。这是今年8月新铺设的,也是整个青龙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扫尾工程。这条路改变了两个村几十年来相互不连通的历史。

“有路到村子真方便多了,骑车一下子就到镇上,孩子们上学也近了,以往要兜兜绕绕一大圈子,下雨下雪天多费好多事。”郑大村村民王杰深有感触地说。还有村民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路通了,感谢政府办了大好事。”据了解,整个治理工程共修建了1960米新路。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系统解决了青龙村水患、出行难等矛盾,水清岸绿的生态效果已经在青龙村显现。

新闻推荐

宣传交通法规 助力电动车上牌

本报讯10月12日,二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开展宣传工作,在宣传交通法规提醒交通安全的同时,积极促进辖区居民及时落...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