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优质大闸蟹将拼向更大市场

新安晚报 2020-09-18 10:48 大字

本也是品质优良的好蟹,但因为缺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定价权,变成了知名品牌的“洗澡蟹”,这是长三角不少河蟹产区面临的尴尬局面。眼下,在政府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源头好蟹将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9月16日,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农业主管部门的共同指导下,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在上海开幕。包括安徽无为、宣城宣州区等在内的长三角十大优质大闸蟹产区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全国消费者都可以在拼多多上“云拼”到这些质优价廉的源头好蟹,安徽本土的品质好蟹也将赢得更大市场。

AA

安徽好蟹“有料”却“无人识”

安徽省沿江沿淮湖泊众多,水质清澈,底质粉沙坚硬,是培育养殖大闸蟹的“风水宝地”。“安徽的河蟹养殖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起步了,在1984年,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及其工业化育苗工艺还获得了国家一等发明奖。”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崔艺志介绍,目前全省河蟹养殖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常年产量大约在10万吨。徽蟹膏红饱满,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在全国都属前列。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副区长王光祥介绍,蟹苗培育、螃蟹养殖是当地的强项,近年来宣州与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为大闸蟹的培育技术注入高科技因子。“不夸张地说,每8只大闸蟹里,就有1只是从我们这引进的蟹苗。”

无为市是安徽省的水产大市,螃蟹养殖面积达到16万亩,产值近13亿元。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家荣表示,近年来,无为市在创新河蟹养殖模式上下足功夫,自主探索的“优苗、活水,种草、移螺,稀放、混养”十二字螃蟹生态健康养殖法得到广泛应用,“蟹鳜套养”“虾蟹混养”等模式大面积推行。

安徽大闸蟹科技含量高、品质过硬,得到业界公认。然而,由于缺乏叫得响的区域品牌,同样生长于长江水系的高品质徽蟹,在价格上却比阳澄湖、固城湖大闸蟹差了一大截。记者了解到,每年捕捞季,安徽相当一部分品质上乘的河蟹都被周边蟹商收购,经过品牌化包装,高价售出。王光祥对此非常着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品牌作为“敲门砖”,必然在“蟹斗”中处于劣势。

和安徽面临类似问题的还有长三角不少河蟹产区。每每提到大闸蟹,消费者必指阳澄湖。而事实上,这种“青背、白肚、金毛和黄爪”的螃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广泛生长于长江中下游。除江苏阳澄湖外,长三角地区还有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等优质产区。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洪湖也是大闸蟹的重要产区。从养殖面积来看,全国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1000万亩,其中长三角地区养殖面积达到了500万亩,而阳澄湖水域面积仅为18万亩,占比约为1.8%。

长期以来,除洪泽湖、固城湖等个别产区外,长三角绝大部分产区大闸蟹都很难卖出好价钱。这些产区大闸蟹只能在线下渠道低价销售,或者被不良商家拉到苏州冒充阳澄湖大闸蟹,沦为“洗澡蟹”“听涛蟹”和“过水蟹”。有专家指出,真正来自阳澄湖湖区的大闸蟹市场每年仅为3亿元左右,但2019年全渠道打着阳澄湖大闸蟹招牌卖出去的螃蟹则高达300亿元。

BB长三角源头好蟹实现“云拼”

王光祥认为,河蟹产区应该握紧拳头合力打造一个区域品牌,“一定不能小、散、乱。”他表示,除了进行必要的品牌整合,徽蟹产业还应该扶持强势的龙头企业,延长河蟹深加工产业链条,同时抓住直播电商的风口,积极布局新赛道。

谈及安徽河蟹产业的发展,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华认为有几点不足。首先,安徽河蟹产业的标准化生产能力较弱;其次,没有打响区域的河蟹品牌;第三,缺乏冷链物流的建设。“这些工作,单靠某个企业,是很难完成的。”

“农业产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产和销的对接问题。”在农业领域工作三十年时间,王华有感而发,“现在电商平台的发展,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秋国庆是中国大闸蟹市场的消费旺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将线上作为首选购买渠道。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大闸蟹产业规模突破1120亿元,以大闸蟹为代表的蟹类线上消费突破40.06亿元,电商渗透率超过3%,增长空间巨大。同时,随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大闸蟹消费也逐渐从长三角地区走向全国市场。广东已超越江浙沪地区,成为大闸蟹线上消费TOP1区域。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区域,以山东、河南为代表的北方区域消费规模也在不断崛起,进入TOP10消费地区。

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买到足斤足两的源头好蟹,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创造“产消对接”新模式,投入了大量精力打造短供应链,深入大闸蟹产区挖掘优质货源。从9月16日到9月底,拼多多平台全面启动“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大型活动,确保消费者买到的是核心产区源头直供、平价高质的好蟹。

此次云拼节筹备期间,拼多多还联合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芜湖、兴化等长三角大闸蟹优质产区,共同成立了“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为长三角区域及全国消费者,带去更高质量、更鲜活的优质大闸蟹,推动长三角大闸蟹产业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记者了解到,在未来10天里,这些优质产区的官方旗舰店将陆续登陆拼多多,其间还会举办“开湖捕捞”“县市长直播”“万人团”等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拼多多的限时秒杀、百亿补贴、搜索等入口找到大闸蟹云拼节相关页面,下单拼购各大产区的源头好蟹。

CC“新蟹农计划”让蟹农变蟹商

想要打造源头好蟹,改变流通环节、打造产品品牌是路径之一。与此同时,真正改良养殖端、重构大闸蟹利益分配链条同样重要。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闸蟹的销售主要依靠线下收购商来完成。与工业品的高线上化率不同,作为农产品的大闸蟹线上化率整体不高。截至2019年,大闸蟹整体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线上规模仅为40亿元,渗透率仅为3.6%。

在大闸蟹线下流通渠道中,一只螃蟹从池塘爬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蟹农、本地一级收购商、本地二级收购商、消费地收购商、商超/批发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层层加价,最终消费者为高价买单。反之,中间商通过压低收购价格、提前预售蟹卡等方式,将市场风险转嫁给蟹农。

在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开幕当天,拼多多宣布发起“长三角新蟹农计划”。通过开辟商家入驻绿色通道、产区个性化电商培训以及提供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流量扶持方式,计划在未来5年内,帮助长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1000家电商商家,并且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这么一来,蟹农在平台的帮助下,转型成为大闸蟹电商商家,通过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一方面获取了流通环节的利益,另一方面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需求,优化源头养殖模式。“通过从培训、入驻,到资源扶持、流量倾斜在内的一揽子新蟹农计划,带动一批优质的新蟹农,成长为地方代表性企业,并且用2到3年的时间,助力各大主产区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真正帮助更多优质湖区的大闸蟹走向消费者。”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表示。

数据显示,2019年,拼多多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成交额达到了1364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00亿元。从把大闸蟹搬到线上、给予流量支持,到联动十大湖区成立优品联盟,再到培养新蟹农,并联合制定线上化流通产业标准,拼多多正在形成一整套大闸蟹一体化的样本。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大闸蟹项目只是拼多多助力长三角农业一体化的开始,通过大闸蟹一体化的样本,未来拼多多还将探索更多品类,深度助力长三角特色农产品上行。”陈秋表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陈丽卿

新闻推荐

真心扶贫办实事 贫困户感激送鸭蛋

“你们扶贫干部帮我家建了养殖场,还卖了这么多鸡鸭鹅,这点鸭蛋就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了。”“这些都是我们扶贫工作队职责之...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