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社区 医疗下基层 芜湖市政协关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江淮时报 2019-12-03 11:24 大字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逐步将城市大医院普通门诊设置在社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分级诊疗问题,改善大医院人满为患现象。”11月26日,在省政协“城市医联体建设”远程协商会上,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单向前对芜湖市政协常委王芳提出的建议作出回应。

医联体建设关系到千万百姓的医疗和健康,既是省政协的协商重点,也是芜湖市政协的协商重点。2019年,芜湖市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围绕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从4月起,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组织委员多次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研究。

镜湖新城卫生中心是芜湖医联体建设的一个缩影。 “中心与第二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以来,设立了两个专家工作室,每周都有二位专家来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我们医生授课、传授经验,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 ”中心医护人员对医联体成立带来的便利赞不绝口。

在无为县医院襄安分院,委员们看到,县医院与襄安分院已完成医共体内部转诊系统、医学影像会诊、数据标准化建设,正在积极谋划互联网医院。但在医共体实际运行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严重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牵头医院自身服务能力有限,群众在基层就诊的积极性并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做好由上而下的技术下沉,和由下而上的进修学习,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要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补急重症救治短板,填肿瘤诊治空白;加大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力度,做大临床科室,做强骨科、康复理疗,整合县内公立医疗机构资源。

民营医院是医疗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市政协搭建的“请你来政协、有事好商量”平台座谈会上,民营医院代表提出,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时要纳入民营医院,共建共享,满足群众多层次、特色化的医疗需求。

“建议建立接诊服务 ‘网格化’工作机制、专家门诊‘专家号’收费机制、专家下沉‘考核奖’激励机制。 ”经过实地调研,市政协常委王芳以 《关于建立医疗资源下沉长效机制的建议》为题,在省政协远程协商会芜湖分会场发言,并得到现场回应。

“市政府将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建立医防整合体系,争取医联(共)体建设取得成功,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牵头此项协商活动的市政府副市长贺东表示。 吴萍

新闻推荐

夜晚用“爆炸钩”偷鱼 两男子被拘留5日

本报讯记者从无为警方获悉,日前该县洪巷派出所值班负责人带领民警在辖区巡逻时,接到线索反映称有人驾车携带相关捕鱼器具,从...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