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里种出“致富果”

芜湖日报 2019-11-15 00:50 大字

“每天赚100元,一个月有3000元,日子比以前好过得多了。”在无为县黄汰村的果蔬培育基地里,一株株形态似仙人掌的火龙果树有序排列,一米多高的枝条上挂满了紫红色的果实,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村民赵平才小心翼翼地从枝条上剪下果实。有了固定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赵平才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硕果累累的十一月,收获的喜悦在秋风中弥漫。走在黄汰村的田埂上,很容易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扶贫项目带来的收益,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干劲更足了。

“从去年开始,我们引进火龙果、蓝莓等种植业扶贫项目,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扶贫产业成效明显。目前基地共有260亩土地,给村民带来总收益15万元。”黄汰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陈太华介绍道,果蔬培育基地由村集体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主要培育种植蓝莓和红心火龙果,其中蓝莓种植共投入1000余万元,预计三年后产值达到1800万,每年为贫困户解决约100万元的劳动用工量。这个项目不仅为当地扶贫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村里实现了地租、工薪、分红和创业支持等多种收益,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

据了解,下一步,黄汰村将准备继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产业,打造自己的火龙果、蓝莓品牌,实现产销一体化。在继续吸纳附近村庄闲散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就业的同时,还以“授之以渔”的方式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并将特色种植业与农村生态旅游进一步结合起来,将蓝莓、火龙果打造成黄汰村的新名片,实现产业+旅游双向收益。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无为县无城镇根据实际情况,以点带面推进扶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扶贫产业布局,通过引进具有特色的扶贫产业,着力打造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走出了一条绿色产业扶贫之路。

潘浩 鲍晓娟

新闻推荐

无为行发放首笔“平台贷款”

本报讯11月1日,在无为县中小企业信用贷试点改革政策推介会现场,无为农商银行首次通过“芜湖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放一笔...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