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岸绿柳色新

芜湖日报 2019-03-12 01:36 大字

□ 记者 承孝安 张永胜

春风万里。江堤之下,一片热火朝天。3月11日,在汤沟镇原大阳船厂地块的复绿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正抓紧晴好天气栽种树木,测量、挖坑、栽种、培土……一棵棵柳树、水杉落地扎根。

汽笛声声,白鸥掠影,水清岸洁。放眼望去,回填好的大片滩涂开阔平整,新栽种的柳树、水杉,横成排,竖成列,沿着江滩向远处延伸。近看,有些柳树已经透出了嫩绿的新芽,正沐浴着春风茁壮成长。

这里是芜湖市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初见成效的一处缩影。

2017年,芜湖市对辖内194公里的长江干流岸线进行全面整治,191个非法码头、非法修造船点和黄砂经营点悉数拆除,共释放长江干流岸线约27公里,清理出滩涂陆域面积约244万平方米。芜湖市在长江岸线清理整治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再发力,去年底,全面启动长江岸线复绿提质工程,以“绣花功夫”精心编织长江岸线“绿丝带”。各沿江县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绿化工作。

为改善和提高造林绿化水平,根据长江经济带(芜湖)“建新绿”工作要求,市林业局研究部署,开展沿长江岸线造林绿化空间调查,对长江岸线宜林地逐块逐段进行摸排,根据现场实地条件,提出造林绿化初步方案。对长江岸线退化林、码头、沙站、林地“天窗”、裸露地调查摸底,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芜湖)“建新绿”工作方案》,并以此绘制全市长江岸线建新绿示意图,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

“毁绿容易复绿难。”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比起以往的植树造林,像码头、废弃船厂地块的复绿难度要更大,不仅造林成本高,工程量也很大,“这些地块以前都是混凝土,复绿前必须用大型机械将厚达几十公分的混凝土凿开并清运走,然后才能覆土、植绿。”

无为县、繁昌县、三山区、鸠江区克服施工困难,积极打造成片造林型、船厂码头整治造林型、企业造林型示范段,为整体工程开展提供示范模板,引领岸线造林绿化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执行。同时,各县区进一步落实责任单位主体责任,明确各建设段责任、实施主体和完成时限。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犯贪污及职务侵占罪 五人法庭受审

2月19日上午,无为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无为县姚沟镇原水利站站长张正开等五人贪污、职务侵占一案。公诉机关指控,201...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