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科室,无限的真情服务 ——记弋矶山医院小儿外科

大江晚报 2018-08-22 02:08 大字

他是弋矶山医院最年轻的科室,但却创造出了最快的成长速度,堪称是芜湖医疗界的一个奇迹。这个科室就是小儿外科。

小儿外科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仅仅才4年多,但是,门诊量和手术量逐年增加,一年一个大台阶。下面这组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2014年成立的当年,仅仅只有9个多月时间,小儿外科的门诊人数就达到了4943人,出院人数838人,手术616台。2015年,这组数字上升到门诊人数8317人,出院人数1281人,手术965台。2016年,门诊人数9608人,出院人数1514人,手术1098台。2017年继续上升,门诊量突破万人,达到11926人,出院患者1658人,手术猛增至1500多台。这个数量接近于普通大科室。要知道,这是在仅有数名医生、半天门诊、21张病床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有了小儿外科,就医不再舍近求远

2017年,无为县的一位新生儿被查出患有肠套叠,从县医院转到了弋矶山医院。这种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危及患儿生命。患儿住进儿外科病房后,顺利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很快康复出院。

然而,过去这类疾病因为芜湖及整个皖南地区都不具备治疗的技术和条件,患儿会被转到外地去治疗,这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不便。

芜湖及整个皖南地区的众多医院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独立、完整的小儿外科,当然是有原因的。给幼儿做手术,难度比成人大得多,有的小儿患者出生仅仅数小时后就需要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小儿手术存在很大的麻醉风险和手术风险。小儿患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病情往往发展较快,不易掌控。

但是,目前这么大的门诊量和手术量,说明小儿外科具有很大的社会需求。在小儿外科成立之前,患者一般都归属于大外科治疗,而大外科主要以成人患者为主,绝大多数小儿患者的手术做不了。这导致了芜湖及皖南地区绝大多数的小儿患者都被迫转到了南京或上海去治疗。对患者父母来说,异地治疗不仅增加了看病困难和费用增加,而且因为是跨省治疗,给医药费报销造成诸多不便。特别是有的患儿病情较急,转院途中还可能会增加风险。

看到这么多病人舍近求远,历任弋矶山医院的领导都曾为成立小儿外科做出过积极努力,但因为条件和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如愿。2014年3月,时任院领导通过外部引进人才的方式,从江苏引进一位高职称医生,并从其他科室抽调医护人员,在技术和硬件上全力支持,终将小儿外科建立起来。

虽然如此,对小儿外科能否成功,能否受到患者的认可,院领导还是心里没底,甚至还有些担心。然而,小儿外科以自己出色的成绩,给了医院和社会一个满意的答案。

40多个病种手术,一半都是微创

小儿外科的治疗水平主要体现在手术上。4年来,这个科室完成的手术病种多达40多个,主要有新生儿肠闭锁、旋转不良等消化道畸形、巨结肠、肛门直肠畸形矫正、胆总管囊肿根治、腹腔各类肿瘤切除、肾积水根治、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移植、尿道下裂修复、两性畸形矫治、腹部闭合伤等重大手术及治疗。其中腔镜手术占到49.5%,接近国内最高水平,有些技术处于全省领先。

小儿外科的小手术更是体现了微创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受到患者家属的赞誉。特别是腹腔镜下特制疝气针小儿斜疝根治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外观几乎无伤口、恢复快而且可发现对侧隐形疝同期处理等优点,已经享誉皖南地区。

随着小儿外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芜湖及皖南地区需要手术的小儿患者基本都集中到了弋矶山医院,这大大缓解了芜湖地区乃至皖南地区多年来小儿看病难、手术难的局面。日前,小儿外科的主任医师段光琦与南京儿童医院的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对方说:“自从你们小儿外科的业务开展起来以后,我们夜班的工作量小多了,压力也轻了。”段光琦说,小儿患者发病一般较急,大部分都是急诊,所以夜班医生很辛苦。

爱心满满的病房

小儿外科的最大特点是,患者都是孩子,对医护人员具有陌生感和恐惧感。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还要有满满的爱心。

走进弋矶山医院小儿外科病区,很多细节让人感到很温馨。走道的宣传栏上除了有术后注意事项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展览区,展示的都是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虽然病区因为加床显得有些拥挤,但医护人员仍然腾出一个地方,摆放了许多儿童读物,供患儿免费借阅。医护人员还经常买些布娃娃、小玩具之类的礼品送给患儿。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这天更是如此。段光琦说,这些情绪安抚很重要。送上小礼品,再加上语言上的轻柔,态度上的和蔼,可以解除孩子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去年圣诞节那天下班后,段光琦顾不上吃晚饭,自己到超市买了圣诞树和各种挂件,把病房装点得像童话般美丽,直到很晚。有的小朋友提出要收到圣诞礼物才算有意义,当时都晚上十点了,外面风很大,也很冷,段光琦还是坚持出去买了一大包大苹果,送到每个小朋友手里。孩子高兴,家长开心。

有一个患了肾母细胞瘤的小孩,住院的时候才九个月,先是完成了手术,然后是15次化疗,他是小儿外科成立后住院时间最长、住院次数最多的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特意买了一个电子琴送给孩子。满满的爱意让患儿家长非常感动,治疗上也配合得很好。

成功,来自于不懈的努力

小儿外科从零起步,4年多的时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离不开全科室医护人员的努力和拼搏。用科主任医师段光琦的话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科室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努力工作的结果。”

因为是新成立的科室,小儿外科一直处于人员紧缺状态。刚成立的第一年只有5名医生,三年后才增加到9名医生。4年多来,几乎每个医生都处于加班和超时工作状态。主任医师段光琦每天工作达12小时以上,常常还有急诊加班。为了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一周7天,他有六天都要安排手术。有的急诊手术,经常忙到下半夜。长期的疲劳加上睡眠不足,导致他的免疫力急剧下降。有一次得了带状疱疹,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痛的又不能睡觉,几乎难以坚持,但病房里一大堆病人等着他手术。无奈之下,麻醉医生给他装上镇痛泵,他一边带着镇痛泵一边给病人手术。许多护士都感动得落泪。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段光琦正在办公室里接待来访病人,而一旁坐着正在挂水的老父亲,水瓶就挂在墙上临时打的一根钉上。他说,没时间照顾老父亲,这样就能两者兼顾了。

段光琦也认为,任何的成功,固然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外部因素和环境也很重要。他说,小儿外科超出预料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弋矶山医院这个非常好的平台以及各科室互相协作的良好传统。比如麻醉科为了支持小儿外科的工作,先后派人到不同的儿童医院专门学习新生儿麻醉技术,医院儿科的NICU、PICU病房为手术后的危重病人复苏工作给予了大力协助和支援,等于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后勤保障科室更是多次到小儿外科现场办公,就设备、用药及功能科室的体检、化验给予绿色通道式的协助。

随着小儿外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芜湖市内及周边县市的医院经常会邀请他们去进行技术辅导,而小儿外科也是毫无保留地去手把手传授。段光琦说,为多一个医院多一份传授,就能造福更多的患者。

记者夏云来/文许诚/摄

新闻推荐

“五彩雨衣”俏销市场 “一镇一品” 助推扶贫

本报讯(记者齐兵)无为县赫店镇依托雨具产业集聚优势,努力打造“一镇一品”,把产业扶贫和就业脱贫政策落到实处。据统计,全镇9...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