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之乡”产业创新结硕果
□本报记者 胡锐 林见 编者按:2013年4月,芜湖市出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0个产业创新团队、100个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和1000个带头人助理。五年来,通过实施“5111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引领了一批创新团队茁壮成长,目前已培养100个产业创新团队,在各自领域取得创新成果,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即日起,本报推出“‘5111’产业创新团队巡礼”专栏,走近这些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感受他们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企业竞相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为推进芜湖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 “野外泥页岩油气藏探测用高性能阻燃环保型丁苯橡胶护套电力软电缆的研发”,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名词,也是安徽国电电缆集团“5111”产业创新团队研发项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断探索,国电电缆集团已成功将该成果转化为产品生产,开发出野外页岩油气藏探测特种电缆。 日前,记者来到电缆之乡无为县高沟,一走进安徽国电电缆集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工程技术研究院”大楼。该公司工程师、国电电缆“5111”产业创新团队成员孙磊带领记者参观了这幢研发大楼,记者注意到,大楼每层都设置了各种实验室,包括耐高温、耐低温测试等,专门用于电缆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和应用试验。公司“5111”团队承担的研发项目就是在这栋楼里启动、实验并最终结出硕果。 这个项目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该公司常务副总、项目总协调何立群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研发的背景和市场前景。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在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上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探测专用电缆作为配套,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行业标准,材料性能指标也没作要求。“这种电缆国内没几家能生产,核心技术基本被发达国家垄断,国内市场大多从国外进口,成本较高。”何立群表示,传统普通的电缆,市场门槛低,竞争激烈,盈利水平越来越低。电缆产业的市场环境,也倒逼企业必须实行战略转型,从普通电缆向特种电缆市场进军。国电研发这个项目,既是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也是公司实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转型。同时,随着产品量产,国电不仅会尽快制定企业标准,还会牵头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并带动本地区其他企业开发探测专用电缆,提升产业群整体技术水平。 科研攻关,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唾手可得,人才、资金、技术缺一不可。从2016年组建产业研发团队开始,国电举全公司之力攻坚该项目。投入1500万元项目资金,其中研发投入为1050万元,公司技术总工担任项目主持人,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为项目的主持研发主体。为提升研发技术水平,该项目采用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方式,与合肥工业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丁运生(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副主任、实验室主任)负责对项目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结构设计,展开验证。同时成立研发小组,由1名项目主持人、9名研发人、3名车间中试人员组成,公司生产、检验、供应和设备部门人员给予配合。 何立群介绍,两年多来,经过不断研发攻关,产业创新团队已完全掌握该项目材料技术的核心内容,核心原料完全自给自足。同时,为促进科研成果向产品生产转化,公司在原有石油平台与油井用特种电缆生产线基础上,已扩建生产线一条,对设备模具和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优化,满足项目产品生产需要。“这种特种电缆的盈利水平远超普通电缆,目前,已有客户向我们下了订单,不出意外,年底前,我们就能实行量产。”面对研发成果的产品生产应用前景,何立群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无为讯近日,公安网络落户无为县石涧联合治超站点。为深入推进路警联合治超工作机制,经无为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研究...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