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 一个乡亲都不能少
胡志林在自家承包的鱼塘上撒网捉鱼。记者 陈洁 摄
□本报记者 赵丹丹
初夏的天气有些闷热,50岁的胡志林弯下腰扛起一袋饲料,沿着田埂向鸭棚走去,腿部的残疾让他的步伐有些摇晃。走进鸭棚,1300多只鸭子嘎嘎叫着躲向鸭棚深处。而在它们的身上,寄托着无为县无城镇黄汰村27户贫困户的增收希望:根据家禽托管养殖协议,贫困户每在胡志林这里托管养殖一只鸭子,能拿到的政府补贴和利润分成总计在23元左右。
从一年前的贫困户,到今天的黄汰志林农场“小老板”,胡志林说,趁着政府扶贫攻坚的政策春风,他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更要带动身边的贫困户一起走上致富路。
从胡志林的人生轨迹,不难看到农村很多贫困户的影子:肢体二级残疾,自幼家庭贫困,小学一年级上完即辍学在家,30多岁时与一名智力残疾女子结婚,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家庭负担极重。幸运的是,政府的扶贫攻坚工程为胡志林的命运带来了改变:在前期帮忙申请残疾人生活补贴、农村低保等救助,为其安装户用光伏设备的同时,2017年5月,得知胡志林有想承包鱼塘养殖鱼虾的愿望后,刚到村担任扶贫队长的市农委下派干部陈太华介绍他以“边做边学”的方式到扶贫工厂、三缘养殖事业有限责任公司务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为其下一步发展种养业打下了技术基础。去年,胡志林一家的务工收入、光伏发电收入、土地托管收入等总计超过1.7万元,成功地摘掉了伴随他多年的“穷帽子”。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17年底,胡志林向村里递交了创办家庭农场的申请书,他说,“一味‘等靠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得以充分激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都非常高兴。由陈太华牵头,大家忙前忙后帮胡志林找场地、找资金、找技术。2018年2月,有着55亩水面、集家禽与水产养殖于一体的黄汰志林家庭农场正式成立。
在扶贫队联系对接下,胡志林与德伍生态养殖场签订供苗、养殖技术、收购为一体的订单农业协议,并第一时间向贫困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除了本村的27户贫困户外,胡志林还与周边6个行政村的120户贫困户签订了托管养殖协议,下一步将为他们托管养殖2400只鸭子。”陈太华介绍说,志林家庭农场已吸纳本村两位贫困户就业,预计两人将每年增收6000元左右。
“有他们在,我什么都不怕。”采访中,胡志林乐呵呵地指着陈太华和扶贫干部朱斌说,扶贫工作队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为了让他的家庭农场早日落地,陈太华忙前忙后跑了两个多月,“从工商注册,到确定场地,再到争取资金建鸭棚、买鸭苗,陈书记是最大的功臣。”朱斌是无为县国土资源局今年4月份刚刚下派到黄汰村的扶贫干部,对口帮扶胡志林。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已经成了胡志林最信任的“老熟人”。前不久,胡志林购买鸭饲料缺少资金,朱斌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个人掏腰包借了5000元给他。
扶贫攻坚政策给力,扶贫工作队责任心重、战斗力强,胡志林说,这是自己命运发生转折的最根本因素。而在陈太华看来,胡志林内生动力的激发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这个人头脑聪明,不怕吃苦,而且个人品质很高尚,愿意出让自己的部分利益为其他贫困户托管养殖。”陈太华说,虽然肢体残疾,但胡志林比很多肢体健全的人更有拼劲,除了养鸭外,他还养了鱼和龙虾等,预计今年的纯收入在8万元左右,“有这样一位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两个孩子也非常优秀,一家人的未来充满希望。”
记者采访中获悉,黄汰志林农场是黄汰村唯一一家贫困户创办的家禽托管养殖基地,也是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在扶贫攻坚路上的新探索,即帮扶鼓励内生动力强的贫困户以发展产业的模式先脱贫致富,再“以富帮贫”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摘掉“穷帽子”。在陈太华看来,要扶贫,更要扶志扶智,“我们想把胡志林帮扶打造成为一个贫困户自愿发展产业致富的典型,以点带面激发更多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想脱贫、想致富的观念真正深植于心,并转化为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29日下午,无为县一老太因精神状态不好产生轻生念头,跳河后面对救援的民警不断抗拒。民警果断采取强制救援,将老人平安...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