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戴安澜:“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市场星报 2018-05-02 01:02 大字

星报讯  1904年,戴安澜出生在无为县仁泉乡风和村 (今属无为洪巷镇)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底,参加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队,次年正式成为黄埔第三期学员,被编在步兵队学习。 1926年1月,分配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排长。投身军旅,戴安澜始终战斗在一线,保家卫国。 “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国土沦陷,日军步步进犯。 1933年3月,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的戴安澜,奉命率部赶往长城古北口,与日军主力展开激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已升任旅长的戴安澜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中条山诸役。 1938年,先后参加台儿庄对日作战、武汉会战,因战功卓著,报记大功一次,晋升第89师副师长。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他率领200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掩护英军安全撤退,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由于孤军作战,后援困难,可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他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日军4000多人,给敌人以重创,打出了国威。

战斗结束,戴安澜在撤退过程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在缅北茅邦村壮烈殉国。周恩来题写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新闻推荐

凭栏远眺花山人海 丛林密树景象常新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采风掠影

山清水秀小格里游人在无为新四军旧址参观无为龙口生态园景色秀丽春日丫山美如画小学生踏青南陵丫山无为最高、最远、生态最好的大公山茶场层林密布冬日小格里北国风韵无为誉秀农庄森林村落的南陵...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