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拍张“全家福” 脱贫路上手牵手

芜湖日报 2018-03-02 01:11 大字

□本报记者 卫晗慧

“咔嚓”“咔嚓”……一个个镜头记录下贫困户真实的笑容,一张张照片诠释着***的责任与担当。近日,记者走进无为县赫店镇宏林村,挨家挨户为贫困家庭拍摄全家福,用光影传递温情,用文字叙述感动。

政策叠加显成效祖孙三人乐融融

曹启兵和妻子端坐在长条凳上,孙女站在他们身后,祖孙三人面对镜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大半辈子都没有拍过照片,这张全家福我要好好留着。”看着屏幕上自己的照片,69岁的曹启兵乐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

前几年,因为患有心脏病,曹启兵不能干体力活,妻子赵得桂因腿部二级伤残,也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致贫,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4年建档立卡后,随着一项项扶贫政策的落实,曹启兵这几年的日子逐渐有了好转。“光伏发电每年能拿3000多块钱,1亩多的田每年租金差不多500块,残疾人补贴每年也有一些钱。”曹启兵指着屋顶的3KW户用光伏板,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政策好啊,养一只鸡政府都能给10块钱补贴。”曹启兵家一共养了45只鸡,10只鹅,每年增收数千元。

优抚慰问、危房改造、分贷统还、新农合代缴……翻开曹启兵的帮扶手册,清楚地记录着一项项扶贫政策对这个家庭的帮助。“他们的孙女明年就该大学毕业了,工作赚钱后,他们的日子会更好过。”宏林村民兵营长钱光第说。

就业帮扶解民忧五口之家新希冀

听说要拍全家福,钱光好赶忙从屋后的菜地回来,拍打着粘在身上的泥土,妻子也放下手里正在缝制的雨衣,张罗着三个孩子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孩子们都这么大了,一家人也没怎么好好拍过合影,这次真要谢谢你们了。”妻子谢仕翠反复表达着谢意。

这是一个因学致贫的五口之家,大女儿在北京一所高校上大二,小女儿和小儿子分别在县里和镇上上学。“现在二丫头和儿子上学花不了什么钱”,谢仕翠笑着说,去年3月开始,镇村扶贫干部帮助他们的三个子女申请了教育资助,除了每学年可以领到3000元的补助,学费、住宿费等都有相应的减免。

扶贫要扶志,输血更要造血,扶贫干部领着庄稼汉走进了生产车间。去年2月,镇村扶贫干部将钱光好介绍到赫店镇雨具加工厂务工,一个月工资3000元。为了方便谢仕翠照顾家庭,扶贫干部帮她在该雨具加工厂联系了一份居家就业的岗位,坐在家里就能生产一次性雨衣。“政策好,但我们不能指望着政府养,现在我在家做活,小孩能照顾到,一年还能赚个万把块钱。”对未来的生活,谢仕翠充满了希望,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再苦几年,等孩子们都工作了,家里的条件肯定会越来越好。

健康扶贫暖人心真情守护一家亲

去年2月,扶贫干部通过在外发展较好的老乡带动,把谢志红一家介绍到阜阳做起了卤食生意,前两天,夫妻俩把儿子和儿媳留在当地继续照顾生意,他们匆匆赶回老家,帮着父母打理家务,准备过年。

今年45岁的谢志红一直被病痛缠身,先后因为胰腺炎、胃出血、左胫骨缺血性坏死、重度贫血等病症入院治疗,每年医疗费用高达数万元,“不能累,稍微干点重活就晕倒了。”面庞消瘦的谢志红颤颤巍巍地从房间走出来,由妻子李桂珍搀扶着缓缓坐在板凳上,“去年,因为胃出血住了两次院,多亏了‘180’政策,一共花了6万多,自己只需要掏几千块。”

“2017.3,新农合报销2.8万元;2017.7,新农合报销2.2万元;2018.1,医保住院二次补助8923元……”谢志红的扶贫手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近两年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过完年,等胃的毛病好点了,准备到医院看看腿,真希望自己赶紧好起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丈夫还需要坚持就医,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李桂珍的肩上。她告诉记者,过完年,一家人又要北上阜阳继续他们的小本生意,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她相信,守着这份买卖,照顾好丈夫,是她作为妻子的责任。

新闻推荐

男子来马寻找失散多年的舅舅民警热心助其团圆

春节是合家欢聚的日子。可三十多年来,每每到了春节,家住无为县的谢先生心里都会想起失散多年的舅舅,希望能与舅舅再一次重逢。2月24日,谢先生从老家来到马鞍山,通过警方最终找到了亲人,他心底多年的愿...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