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当年的方村粮站
方村紧紧依偎在青弋江边,一直都是一块富庶之地。曾经的方村,管辖区域很大,据1993年版《芜湖县志》记载:“方村区位于县境西北部,青弋江下游西岸……辖方村镇和天民、埭南、十连、陶辛、保沙5乡。”方村镇是方村区区公所所在地,人口相对集中,1989年辖区有26110户、93350人。
方村老街并不方,而是一个长条形,只有圩埂下一条路,从南穿到北,分上街头、中街头和下街头三部分,各长约200米。上街头起点与青弋江圩堤相接处是方村中心粮站,在70年代初是个十分忙碌的单位,灰墙黑瓦,并连数栋。每年芒种、双抢、秋收等粮食收购季节,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下辖各镇和公社的人多从水路运粮而来,将稻子、麦子、油菜子等在粮站旁边的货运码头(今方村上渡)卸下,上百位壮汉们戴着当时流行的绿军帽,或者什么都不戴,肩上垫着白色的亚麻布,头上扎着或脖子上搭着毛巾,扛着至少50斤一袋的粮食,穿着破旧布鞋(少量几人穿当时很时髦的解放鞋或曰力士鞋)从跳板颤悠悠却又稳稳地走下。他们穿过一片滩涂地,沿简易的斜坡路爬上圩埂,来到粮站外,磅秤、开袋、验收……再由粮站工作人员搬运到粮仓里。
壮汉们这时才得以休息片刻,他们取下毛巾擦擦汗,拿水舀从茶水桶中装点水倒到随身带来的上面印有“奖”“纪念”字样的搪瓷缸子或绿色军用水壶中喝上几口缓口气,也有人趁机掏出香烟划着火柴点燃几口吸完,又返身回到码头继续扛包。从码头到粮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年幼的我每到这时,常常跑到离家200米外的粮站来看热闹,有时趁人不注意学着他们的样子舀上小半瓢水喝上几口,感觉和家里的水味道不同,很新奇刺激,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里面加了一些茶叶的缘故。
方村人基本上把粳米读成梗米,把籼米读成宣米,要是读成普通话,反而让人听不明白,只有糯米没有读错。不同的米,价格不同。糯米少,相对最贵,粳米次之,籼米相对便宜,多为一毛几一斤。当时,方村人以及周边群众,买米买面买食用油买面条都要到方村粮站来。来时,带着空米袋和粮卡(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多数生活必需品需要定量,凭卡凭票供应,如米、油、布、肉、豆制品等),把粮卡递给柜台里面的营业员,说出要买多少斤什么米,营业员用圆珠笔在粮卡上写上数字,再开张两联单子,买米的人拿着单子又来到出米处递给另一个营业员,然后将带来的空米袋使劲张开放在出米口。营业员将米闸一拉,开到最大量,墙壁另一侧的米通过漏斗一样的倾斜孔道像泄洪的水一样花花地流到这边的空米袋中,磅秤计数,快到规定的数字时,营业员把米闸向下一拉,减少米的流速,几次减速后,直到规定数字,这场面颇似现在用油枪给汽车加油的样子,只是一个是手动一个是自动。买米的人用随身带来的结实的布绳子(那时罕见尼龙绳)扎紧袋口,或肩扛或手拎或两人抬,将米带回家。我常常在粮站看别人买米,特别喜欢看白花花的大米出闸倾泻的场景,觉得好神奇,呆呆一看就是几十分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买油(多为菜籽油或曰香油)也要凭粮卡,定量供应,买时要自带油壶过来,粮站的人用液压式油泵从设在地下的油桶里提取规定数量的油,再向下挤压到油壶里,一股香味便迅速弥漫开来,深吸几口气,很好闻。居民领粮票、(食用)油票,因工作调动、参军上学、户口迁移等原因需要转粮油关系,也要到粮站来办理。粮站是计划经济时代非常吃香的一个单位,红火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粮食经营全面放开后,方村粮站才渐渐衰败下去。
如今,方材粮站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它依然存活于百姓的心中。
徐超
新闻推荐
6月7日,“欢聚花桥,乐桃云上”第七届花桥镇油桃采摘节活动拉开帷幕。当天上午10点至11点,芜湖传媒集团联合市农业农村局、芜...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