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太村 的故事

芜湖日报 2020-03-30 00:30 大字

芜湖县永太村的历史并不太久远,仅有数百年而已。

据民国八年(1919)《芜湖县志》载:“宋崇宁间筑,属易乡十八九都,嗣废为草厂,即今易泰湖。”数百年间永太先人在此从事农业、渔业、开垦生产。天然沟以西为当地农民所有,称为“民业”。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两江总督为保护西南部居民安居乐业,在南湖(又称易泰圩,今称易太圩)中间立《禁牧马碑记》,天然沟以东为草场面积,称为“官荒”,清代为旗人牧马之地。民间传说,当时有个叫成月波(外号二傻子)的,家中有一匹白马,天天由北向南来回奔跑。年长日久便形成沟路,后人亦称“走马沟”, 现改称为“沙陈河”,永太开荒者就居住在“走马沟”两边,后人亦称“西一号”,住在“走马沟”西中间的沟边的叫“西二号”,最西边叫“天然沟”,一直沿用至今。

有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元月、三十二年五月、三十三年以及民国三年(1914)元月,当时居住在永太的成氏四兄弟会同南湖诸位绅士,多次呈报开垦南湖,上游绅士以防害泄洪为由,均表示反对。到民国十五年(1926)倪幼甲、倪少甲、成玉堂、谈佐庭等人主动测量水位,勘察地形,绘制地图,呈报当时的安徽省屯垦局,经几次周折方获批准,同意开垦。永太村的成玉堂、成月波、成济民、成云龙四兄弟开始领头开荒。由倪幼甲、徐子端为代表分别划分地段,各户分别开荒,成月波亲自监工。民国十二年(1923)开始挑埂,民国十七年(1928)大圩埂筑成。民国二十年(1931)遭受大水,民国二十一年(1932)开荒结束。民国二十五年五月,爱国将领冯玉祥视察芜湖县水利,在当时的清水河镇接见了他,亲自题赠“励精图治,造福乡梓”的横匾,对开垦南湖表示鼓励。民国二十六年(1937),成立易太乡公所。成云龙任乡长。是年,易太圩成立堤工委员会,成玉堂任主任。

民国《芜湖县志》载:此圩“易泰湖一名南湖,在县东南二十三里,周围五十余里,中隔大河,与天成湖毗连。”永太成玉堂、成济民、夏祚桃、谈瑞庭等先后担任堤圩主任。久而久之,永太逐步形成一个村落。成氏四兄弟开荒面积最多,近几百亩,当时势力也最强大。四兄弟在一起议论,一定要保一方平安,地方繁荣,荒地变良田。国民声称“国泰民安”,我们为什么不能声称“永保太平”?民国十七年(1928)便以“永太”为地保名称“永太保”。原永太保办公地点就设在西一号东边(走马沟东埂中间),有商店、有澡堂。从那时起,“永太”作为一处村名,一直保留至今。

据祖父郑德宽生前告诉笔者,曾伯祖父郑玉清的大太太、曾祖父郑厚德太太拖儿带女从无为赫店讨饭到南湖来开荒,他们看见湖滩高地处有几户草棚人家,一打听,是成氏(成玉堂、成济民)几兄弟迁徙到这里。还有成持正、成持俊几兄弟在北边开荒。随后,朱再田带着儿子朱以清、朱以顺 6 个兄弟(含堂兄弟)在二号沟西开荒。先来南湖开荒的人分别告诉江北亲朋好友,说南湖在开荒围埂做田,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南湖一带便引来许多江北贫苦的开荒者,永太村围埂做田规模逐渐扩大,村子大致的模样从那时起开始逐步形成。

江北来开荒的人,多数人身上衣服冬不能防寒,夏不能蔽体,长年赤脚穿草鞋,过着“扁担头上挂米缸”的生活,他们住的是草棚子,在屋山头开门,称为“老虎打坐”。有的用蒿瓜草、荒草搭盖,外面下大雨,屋里就成河,外面雨停了,屋里还滴水,热天闷死人,冬天冻死人,只有几户人家稍微好点,也不过是3间土墙草屋。

郑业春

新闻推荐

监督检查深赴一线确保防控慎终如始

□记者陈旻随着返岗复工的推进,全市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部分人员易产生懈怠情绪,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市纪委监委为进一步严...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