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芜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改革又从“包产到户”开始。
芜湖是省内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较早的地区之一。1978年,芜湖县黄池公社西埂生产队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1979年,芜湖县其他公社也纷纷实行包产到户。在其启发下,全市其他县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1983年,完成了农村土地第一轮承包。
1984年初,中央1号文件下达后,承包制迅速从种植业扩展到林、牧、副、渔业等各个生产领域,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高度集中的经营方式,将“队为基础”拓展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形成了“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理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着“林业三定”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展开,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脱颖而出,承包水面、山场、企业,给农业增大了科技、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经营模式得到很大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摆脱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困境,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富裕了,农民手中多余的产品要拿出去交换,但是原有的商品流通渠道,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为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适应城乡商品生产发展需要,芜湖市实现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商业经济形式并存的方针,大力发展国营、集体和个体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渠道扩大流通,打破单一的流通体制。
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市场多种经营的崛起,加上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城乡集贸市场也开始风生水起。市委市政府为了“建一处市场,活一方经济,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采取大力培育、积极扶持的政策,使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1978年至1982年全市集贸市场不到30个,从1983年到1992年的10年来猛增到177家,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解决就业5000多人。农村市场如火如荼,陆续涌现出“买全国茶,卖全国茶”的繁昌峨桥茶市、三山蔬菜市场,南陵弋江竹木市场和城关仔猪交易市场,芜湖县的六郎水产市场、清水白肉市场和苗木花卉市场等。这些市场年成交额均超过亿元,闻名全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获悉,近日,在合肥举行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制造强国建设论坛上,安徽省发布了2018年度安徽省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考核...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