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让路”走出致富“新路”

芜湖日报 2019-04-24 01:54 大字

□记者 陈旻

养了近十年的猪,去年镇上刚说要关停厂子的时候,杨涛下不了决心。尽管他也承认,生猪养殖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村民们早有意见,可这么一个养殖厂,难道一关了事?日前,记者再次来到位于芜湖县花桥镇的原盛源养殖有限公司,这里早没有了生猪养殖难闻的气味,而是变成了一大片菌菇的“新家”,更成了农民眼中发家的好生意。

昔日环保“老大难”,怎么成了今天致富“钱袋子”?原盛源养殖有限公司,现润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涛面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早年,盛源在花桥当地也算是明星企业了,该公司曾率先投入并使用大型沼气池项目、发酵床养殖项目,拥有生猪年出栏量超过20000头,年均销售收入近千万的成绩。但是生猪养殖产生的废气、粪污、废水等污染,也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去年,芜湖市借环保督察整改之机,决心着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花桥镇多次约谈该企业,同时借助全县“关于推动禁养区(限养区)关停”政策扶持,积极推动企业进行转型。

“花桥镇政府领着我们到江浙沪寻找适宜发展的‘金点子’,带我们分析市场,向别人家企业求教,最后我们选中了发展菌菇种植培育项目。”杨涛坦言,由养殖企业向种植企业转型,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是多年养殖并没有让盛源更加发展壮大,反而因近年来猪价频繁波动而收益下滑。同时,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也让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由衷地感觉到,经济效益需要给环境保护“让路”,“我们家也在这里,环境污染了,自己也会受影响。”

去年8月,养殖公司正式完成拆除计划,润杨生物恒温菌菇工厂开工建设,并预计于2019年5月底完成一期4000平方米建设计划。“仅一期恒温工厂就耗资超过300万元,还不包括后期陆续进场的机械和培养设备,初步估计完成整个三期建造计划预计超过3000万元投入。”杨涛说。

说起菌菇种植的前景,杨涛更是兴致勃勃地算起账来:“4000平方的恒温车间,大约可以培养7000支菌菇皿,每个菌菇皿基本上可以采摘7茬,每个菌菇皿一茬有1—2斤。目前,1斤蘑菇价格在7元/斤,这样算下来一茬价格将近10万元。最关键的是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大众食材,不愁卖。同时,废弃的菌菇皿可以做生物肥料或火力发电燃料等等。”现在,在杨涛看来,企业转型的“断腕”换来的是持续发展的生机。

新闻推荐

70年前的今天,芜湖解放

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为长江、青弋江、运漕河以及漳河等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芜湖已...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