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17年 爱是她不变的秘诀
□ 本报记者 赵丹丹
在农村教学时,她为留守儿童买衣服、补功课,尽可能地弥补孩子心中的缺憾;从事幼儿教育后,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园里幼儿,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园长妈妈”——从教17年来,周玉玲用爱心铺就了一条温暖的育人之路。
2002年,19岁的周玉玲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学校里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善良的周玉玲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冷暖,学生生病了、迟到了、家中有困难了,她都一一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倾囊相助。
时隔十几年,班上有一个孩子仍令周玉玲印象深刻:孩子性格孤僻,平时上学经常哭着来又哭着回去。周玉玲打听到孩子的住处后,抽出时间前去家访,一进家门,年轻的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孩子家中破烂不堪,睡觉的床甚至是用石头砌成,家中只有眼睛看不见的奶奶。周玉玲与孩子奶奶聊天后得知,孩子妈妈在其几个月大时就离家出走,爸爸沉迷赌博,对家里不管不顾,孩子和奶奶相依为命,经常饱一顿饿一顿。得知情况后,周玉玲对孩子开始了“妈妈式”照顾,平常经常给她买饭,买各种学习用品、衣服,课余时间还帮她补习功课,几个月后,孩子的性格明显开朗了不少,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在农村教学的那两年,周玉玲被同事们称之为“工作狂”。当时,她在农村小学教语文,每天只要到了学校就没有想着下班,由于班上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回家后作业没人辅导,周玉玲就主动承担起辅导他们的工作,每天直到看着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学校她才肯离去。由于她的辛勤付出,一次期末考试全班平均分达到了94分,并且在全乡前10名中,有7个孩子都是她的学生。
2005年起,周玉玲来到鸠江区湾里街道,投身于幼儿教育这个多彩世界。在这片沃土上,面对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周玉玲渐渐地悟出,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对于一名幼儿园老师来说,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得法。”
2008年暑期,周玉玲无意中听闻有个刚从园里毕业的孩子父亲生病早逝,由在工厂当保安的爷爷照料,因不会办相关手续在芜湖上不了小学,周玉玲主动跑政府开证明,帮助小女孩顺利就读。2010年,园里有个孩子的爸爸出车祸,妈妈在芜湖县上班,每天晚上直到七八点都没有家长来接,周玉玲留下陪伴孩子,把孩子带回家做饭吃,等孩子妈妈从县里下班回来后,她再把孩子送回家……这样的事例,在周玉玲的教学生涯中不胜枚举。平时周玉玲经常主动为贫困孩子减免学费,还跑上跑下为贫困孩子申请政府补助。
每年“六一”前夕,作为瑞吉欧幼儿园的园长,周玉玲都会带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给老人们带上米、油、水果、衣服等,组织孩子们给老人表演节目,给敬老院带去欢声笑语。每年她还会领着园里的孩子们带着图书、食品、衣服等去培智学校,让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一起看书,一起表演节目。“希望我的孩子们学会理解、尊重、平等、宽容,这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一课。”周玉玲说。
新闻推荐
芜湖县红杨镇第二届“月上西河”年货节将于1月19日—23日在西河古镇举办,市民们在西河古镇不仅可以采购年货,还可以赏美景...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