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管出“绿水新镇”新美景
□本报记者 陈旻
眼下正是螃蟹上市的季节,水产大镇——芜湖县花桥镇的蟹农们今年可是喜在心头。“你看!现在水面很清,没有绿藻,水质好了,螃蟹品质也高,产量和价格都能比往年高!”养殖户王成强乐呵呵地说。
碧波荡漾着丰收的年景,蟹农的笑脸背后是芜湖县探索“河长制”治水的成果。2016年,多年来依水而生的芜湖县,吹响“三水共治”的号角,从好的水生态中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清河水、净塘水、治污水”,花桥镇上下齐动,镇村同心,以深度落实“河长制”为核心,争取让全县的水“清”起来、水“流”起来、水“活”起来。
花桥的治水从“自我革命”开始,规范镇村集体养殖水面承包费标准,全域禁止肥水养殖,将原来虚高的承包价统一降下来,废止高价中标,公开摇号招标,从根本上杜绝无序恶意竞标行为,切实保障水产养殖户的利益,为强化水质保护腾出了足够的空间,真正实现了“清水养鱼”,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水面承包费价格,由原来最高1000元/亩,降到了均价不足200元/亩,大大降低了承包户的成本。但另一方面,要求养殖户自然放养,给水产养殖户以硬约束,让他们在承包水面时缴纳一定数量的水环境保护保证金。每年利用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养殖水面取样监测结果,进行动态对比,根据水质变化进行奖罚兑现。”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养殖户主动保护水质的责任心。
现在的花桥镇,已经是每条河沟,每个山塘都有一名河长负责,并且竖立了标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镇上建立了河长工作微信群,河面情况随时拍照,保证全时段水面没有受到污染。镇村河长采取保证金制度,水质有变化,与河长绩效报酬相挂钩,促使河长经常性巡河,将河水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处理。
治水管水的同时,各级政府对水利工程投入成倍增加,圩区河沟水系相连相通,山塘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清淤、筑埂、绿化、亮化、美化等措施纷纷跟进,景观水利逐步变成现实。现在在花桥,随便看到一个山塘就是一处小景;在圩区,沿着河沟,入目就是一道生态水利美景。
目前,花桥镇20亩以上218条沟渠河塘全面落实河长102人,镇村河长制全网络覆盖,做到全时段无死角监督,“绿水新镇”成为小镇一张新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芜湖县警方经侦大队破获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3名犯罪嫌疑人归案。9月1日,芜湖县警方接到吴某、陶某等数10户...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