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芜湖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6日在芜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芜湖日报 2018-01-31 01:10 大字

专栏1:2017年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成就

专栏2:2017年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建成成果

专栏3:2017年全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就

(下转3版)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紧紧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保持了经济平稳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表1: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6亿元(初步核算数,下同),同比增长8.9%;完成财政收入558亿元,增长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255亿元、3211亿元,较年初净增339亿元、359亿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供给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善。启动32户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开展9家矿山治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全省率先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6.7亿元、人才购房安家补助3亿元,商品住宅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4%,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股权融资,企业首发上市1家、报会4家、辅导备案7家、新三板挂牌15家,全市直接融资380亿元。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兑付企业发展奖补资金36亿元。支持企业获批开展电力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4亿元。围绕强基础补短板,城南过江隧道、芜黄高速等一批补短板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投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2亿元,增长11.2%,其中工业、服务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9.1%、5.1%和6.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3.8%。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1024个,完成投资1500亿元,增长8%。661个省“大新专”项目完成投资1200亿元,增长12%。174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98亿元,增长10%。

内外需求稳定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31亿元,增长12.4%;其中,网上零售额122.3亿元,同比增长24%,销售限额以上网络批发零售企业超百家。新增限额以上商贸单位162家,年末累计达1448家。外贸需求总体平稳,实现进出口总额63.8亿美元,增长12.3%,新增备案企业230家。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落实“一企一组一策”帮扶机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2条意见、扶持产业发展“1+5+6”政策体系等一揽子政策,充分发挥出产业扶持政策“组合拳”效应,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2:56:39.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修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系列支持政策,完善专项资金支持办法,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推进方案。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5个。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通用航空4个基地通过年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考核评估,实现产值537亿元,同比增长26.2 %。中车庞巴迪跨座式单轨及APM车辆、格丰环保纳米环保材料及一体化装备、中航华东光电智慧安全视觉产业化、安徽华东光电机器视觉自动缺陷检测仪器产业化、奇瑞新一代汽车电子创新平台及产业化获批第二批省重大工程、重大专项。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在芜揭牌。芜湖航空产业园获批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首批正式交付客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受国务院通报表彰。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7%,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创新旅游和服务外包等五大重点现代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20.3亿元,同比增长16.2%。出台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6年—2018年)、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规定。新增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峨桥现代新型茶叶交易集聚区等2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市19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546.6亿元、税收30.8亿元,集聚企业4120家。芜湖港朱家桥综合物流园成为首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快递业务量突破1亿件。芜湖县跻身全国“电商百佳县”。三只松鼠、凡臣电子被评为国家电商示范企业。成功举办中国国家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芜湖广告产业园获批国家广告产业园,芜湖数字出版园区获批全国优秀园区。

农业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粮食总产量达到139.9万吨,新增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4家、家庭农场604家,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有望突破65亿元。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长江公路二桥、北沿江高速巢无段、庐铜铁路、芜合高速二坝互通、米市口立交等建成,汽车客运南站投入运营,芜申运河张镇码头完成主体工程,商合杭铁路长江公铁大桥、火车站西站房、机场、轨道交通等加快推进,芜湖大盾构基地码头项目开工建设。S208无为段一级公路改建等77项工程通过概算审查,核定金额57.3亿元。

城市规划管理不断加强。启动城市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城市规划动态监控试点。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积极推进“四创一建”,开展市容提升专项行动,做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全面实施城市出入口及交通干线品质提升工程。新增绿地324万平方米,完成造林15万亩。芜湖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新创8个全国文明单位(村镇、校园)。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出台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意见,高沟电缆小镇、殷港艺创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称号。无为撤县设市方案已报国务院。完成棚户区改造2.3万套,整治老旧小区21个,将农民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加强市区公共厕所建设管理,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无为县万亩圩口堤防加固、城区防洪墙综合治理、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和滨江水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建成双摆渡等大型排涝泵站,完成29条明渠清淤清障。

(四)改革向更深领域挺进,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纵深推进。出台全创改工作年度计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细化出台73项相关政策或具体推进措施,推动制度、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推出芜湖特色个人信用产品“乐惠分”,荣膺全国首批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成功搭建供应链融资“奇瑞模式”,在线供应链融资业务合作平台入驻供应商16家,成交额53.3亿。出台加快推进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与本市各类院校联合办学政策。承办第二届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设立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建设线上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5.3亿元,技术交易额9.4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1件,继续稳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全覆盖。中国电信集团(芜湖)云计算中心建成。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贯彻实施意见,77个ppp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42家企业入选安徽省百强民营企业。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出全省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登记“容缺受理”制度,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7.5%。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出台实施意见,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开工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推开增量政策审查和存量政策清理工作。加快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出台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推广方案、交易管理办法。

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健全完善开放经济政策体系,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11.7亿美元。肉类进境指定口岸获批。芜湖港集装箱运量70万标箱,增长16.4%。落实全市开发区考评机制,开展开发区目录修订复核工作。高标准推进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走出去”成效明显,实际对外投资3.5亿美元。

(五)生态芜湖建设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落实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企业碳排放核查。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无为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石涧50兆瓦、东山20兆瓦风电场项目建成并网发电,泰富无为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坚持为国护江、为民治江、为城建江,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扎实开展长江干流岸线集中专项整治,完成整治项目191个,释放长江干流岸线27公里、滩涂陆域面积244万平方米。着力抓好燃煤污染、矿山开采环境、烟尘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面源污染、工业危险废物污染、黑臭水体、码头、采砂、垃圾等十大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压实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责任。完成大气污染整治项目117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二水厂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获环保部通报表扬。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投入108.5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22元,增长9.4%。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市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280万人次。企业基本养老金由1809元,提高到1934元。大力促进和稳定就业,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给予不超过企业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50%的稳定就业岗位补贴。加快皖江人力资源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完成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8万人。全面落实“整贷直发”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适当提高担保贷款额度。发放低保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金5.9亿元。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汪斌

新闻推荐

自考毕业证书24日起领取

本报讯记者从市教育考试中心了解到,2017年(下)自考毕业证书2018年1月24日—26日领取。准考证号0201开头的考生在市教育考试中心(中山北路28号凤凰美食街路口)一楼领取;准考证号0202开头的考生在芜湖县...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