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情的青春祭 读张正福长篇小说《泊长安》

新安晚报 2021-11-04 09:42 大字

□芜湖姚祥

读张正福的长篇小说《泊长安》(安徽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我猛然联想到前辈作家程海先生的《热爱命运》,都是艺术感觉一流,表现力上乘的长篇作品。

1990年代,文学陕军主将之一的程海,凭借长篇小说《热爱生命》,所向披靡。该小说属于爱情题材,重写灵魂,别开生面,被誉为具有超常艺术感觉的扛鼎之作。《泊长安》同样具有出类拔萃的艺术感觉:微妙的心理,微妙的情绪,源于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他们的爱情意识、感情纠葛、青春悸动、内心成长,在作家的笔下,无不惟妙惟肖,鞭辟入里、细致入微。

当然,决定《泊长安》艺术感觉超凡脱俗,还有自传色彩浓郁。不管从哪个维度去判断,似乎均有创作者的影子。这个影子,时而与主人公高天龙合二为一,时而又跳立在高处,作万能的审视。抛开这些技法因素,最关键的是,张正福在写作时真诚面对,纯粹灵魂、条理情绪、放飞心情,写出了只有亲身体会、感同身受,才会有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可以说,小说凝聚了他全部的青春热血、生命体验和人世深情,蕴含着青春的巨大生命能量。

张正福写《泊长安》酝酿了很久,腹稿也打了很长,他心目中有理想长篇小说的模样,正是怀了且畏且敬的心情,挥洒着激情,一口气完成了初稿,几经修改打磨,才付梓成书。很显然,这不是一部想当然的作品,创作者高度认真,高度审慎,高度负责。

《泊长安》题材不新,故事不新,人物关系不新,尝试的“旋转门”式的结构,也不复杂,更没有编织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在叙述和描写上,辟出了新径,处处充盈着新意,展示着功力。随便翻到哪一页,新的感觉、新的形象、新的意境,都在玲珑剔透地招手。这种只有文学才可以带来的美感,对读者心灵的穿透,精准而有力,以至于震撼是深层次的,影响是长久的。感谢作家的艺术素养,带给我们的福利。

敏感重情,是作家的气质禀赋,这方面,张正福丝毫不逊色。心思尤为细腻深邃的他,就像一位读懂了女人心思的大师。小说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且长相不同、性格各异的多名女大学生,在恋爱时的不同心理和情绪,尤其是在外因突变的情况下,她们各自不同的应对和处置,都有明确的、符合逻辑的、令人信服的描写,极细微,极隐秘,极精准,极到位。同时,才貌双全、浪漫不羁的张玉峰等男大学生形象,也极为生动鲜明。小说的时代背景,是风气蝶变、活力盎然的1990年代中后期。这期间的大学生,不同于1980年代的天之骄子,也不同于新世纪后的大学扩招生。张正福聚焦的时空坐标,恰同步于自己的

生命轨迹,小说因此没有貌合神离的违和感。当然,没有厚实的亲身经

历,不可能有如此入木三分的刻画。这也表明,在生活和交往中,他不仅

有推己及人的能力,更有“雌雄同体”的禀赋。可以说,他比女性还了解女

性,比当事人还了解自己。张正福正是凭此独到功夫,拨动了读者的心

弦,纯净了读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灵魂。此乃文学,特别是纯文学,贵

为一种艺术,无可比拟的力量。

良好的艺术感觉,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表现力,也是枉然。

张正福深谙此道。他重视语言表达,炼字炼句,似乎已经达到了古

人写诗填词,苦苦推敲锤炼的程度。他喜用极短的分句,连缀成信息量

丰饶的句子,具有撒豆成兵的仪式感;又特别擅长骈偶,将两两分句叠

加,形成对仗或递进,弥补了短句的罅隙,增加了语言的密度,增强了句

子的弹性、节奏和力度。有时,大段大段的叙述,流畅之极、绵密之极、

细腻之极、完美之极,堪比有情节的汉赋或宋词。在唯美的同时,表现

手法也别致。当爱情的火焰方起欲炽,总是从极细微处扇风,化模糊不清为活色生香,仿佛能听到他们狂乱的心跳;当生活的光芒突然暗淡,总是于最艰难处驱云,化雷霆万钧为丽日霞光,彰显青春磅礴的力量,给人烦襟尽涤之快。还有,对时代特征的捕捉,对时代氛围的描绘,具有典型性,非常准确,给人以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加之,无论是深探内心的隐秘,还是展示外部的环境,都无装腔作势的深刻,亦无故意营造的深奥,总是针脚绵密地竭力还原,把那些稍纵即逝的形象,慢慢捣入人心,轻轻带出感觉。

《泊长安》贴心贴肺的叙述,获得了成功,呈现出来的是最深情的一款青春祭拜。但是,作为张正福的首部长篇,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如在立意上,青春奋斗是小说另一条主线,不够坚挺,除了李静宜不光彩的上位,包括高氏兄弟在内,都草草收场,没有体现出昂扬的奋斗价值。还有,“旋转门”式的结构,且一味拼盘讲故事,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生硬的解释性交代;在体量最大的恋爱情节上,多是客观讲述过程,类似于结尾处的巧妙设计不多,使“情节控”们,减了一些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致;与《热爱命运》相比,丝丝入扣的心理分析较少,心理描写尚有提升空间。

良好的艺术感觉,真实的情感浸入,唯美的语言表达,极大提升了《泊长安》的艺术审美品质。不过,优秀长篇小说,离不开博大,脱不了精深,每个维度都不应有短板。好在,有了这块垫脚石,张正福攀登他想要的高峰,已经容易了很多。

新闻推荐

两人遛狗不牵绳 咬伤一人起纠纷

本报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饲养犬只数量日渐增多。今年,芜湖市出台了《芜湖市养犬管理条例》,但仍有少部分...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