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艰辛漫长又充满阳光收获 特教老师刘寒用爱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特殊教育是一条漫长而充满荆棘的路,得有敢于尝试的勇气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在这条道路上,芜湖市培智学校的刘寒老师带着坚定的信心和对教育的信仰,与一群特殊儿童,携手勇敢前进……
潜心学习用真心呵护孩子
从特教专业毕业后,刘寒已经工作了二十余年,她担任过班主任、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面对的教育对象有学前幼儿、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虽然教育岗位不断地变化,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用心教育每位孩子,让每位孩子都健康开心成长,是她不变的追求。
2003年的秋天,刘寒遇到了她教育生涯中的第一位孤独症儿童——小溪同学。那时,社会上的人们对孤独症了解甚少,更不用说知晓如何与这类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群体相处了。在小溪妈妈走投无路时,有幸结识了刘老师,她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小溪的教育康复工作。可苦于当时国内孤独症的康复教育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康复技术仍是一片空白,没有教材、有效的教育方案可供借鉴,孤独症相关的书籍更是难寻踪迹。于是,刘寒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不断积累总结工作经验,上网学、买书学、向同行学,听说哪里有培训,她宁可自己掏钱也要去参加。除此之外,她还同家长一起拜访孩子的主治医生,学习了当时国外最先进的孤独症教育疗法,全国各地处处留下了她潜心学习的足迹。刘寒边学边教,边教边学,给孩子进行教育评估,制作个性化教育计划,根据评估内容进行个别训练,每天坚持数个小时不间断地训练。为进一步促进孩子康复,她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带着小溪去爬山、郊游、走进社区,与家长不断沟通实时改进训练计划。当同事们下班后忙着参与各种休闲活动的时候,她依然全心投入在工作中,上网查资料,和专家在线联系,修改、完善孩子的训练计划。在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后,孩子各种情绪、行为问题都逐渐消失,还能安静地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虽然这对普通儿童来说很容易,可是小溪妈妈和刘寒知道这份进步里的意义,所有认识小溪的人都说,“进步太大了,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学习、实践、提高,基于小溪康复训练的成功案例,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之下,刘寒总结了经验,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成立“康复中心”,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工作。直到今天,她依旧工作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第一岗位。每年“世界孤独症日”到来之际,她都会组织教师开展活动,向社会介绍孤独症,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接纳“星星的孩子”。
因材施教用恒心抚育孩子
一提到孤独症学生小宇,大家总会竖起大拇指夸奖他的进步。他刚入学的时候只会发单音,听不懂别人说话。一次训练中,刘寒无意中发现他非常喜欢涂色,便有意识地培养他,从最初的涂色到临摹,再到简单的绘画创作,刘寒运用这种非语言工具,使得他的情绪、行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其他领域的能力也得到了促进。
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小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的绘画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刘寒翻阅了大量的美术资料,并组织整个康复小组针对小宇的实际情况做了一次详细的评估后,决定教小宇学习炙画。刚开始,孩子不得要领,刘寒的头发被烫焦了,手上也被烫了好些水泡,可这都不是她放弃的理由。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在刘寒的悉心辅导下荣获了一次省级比赛的一等奖,他的家人高兴地逢人就说,“没想到我的孩子也能获奖,多亏了老师啊!”谁说特教老师没有成就感,谁说特殊儿童不能成功,这注定是一条漫长坎坷的路,也是一条洒满阳光、充满希望的路。
不仅仅是小宇,刘寒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发现了许多智障和孤独症的孩子都对绘画、手工感兴趣,于是她就和孩子们一起参加艺术学习,放大这个兴趣,抓住这个优势。她辅导的学生还曾获得全国“艺术之星”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美术一等奖、二等奖。
不懈探索用责任心坚守事业
辛苦努力换来了一份份丰收的喜悦,刘寒所在的学校学前康复部被评为“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省残疾人之家”,学校办学模式和特色教育也走在了全省同行的前列 。刘寒一面经常向同行老师们传授经验,一面坚持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其中一个获得省基础教育三等奖,一个获得省基础教育一等奖。她的多篇论文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奖项,在全国、全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并参与编写了由安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三册康复丛书。她本人也被授予“芜湖市骨干教师”“芜湖市优秀教师”以及“江城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这条路无疑是艰辛的、漫长的、充满荆棘的,但是,刘寒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这条道路的前方一定是光明的,是美好的,是一路收获的,在这条道路上,刘寒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和她一起坚定地走下去。
记者 胡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丹丹)记者近日从市教育局获悉,芜湖市2021年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正式出台,今年,全市政府办幼儿园原则上仍采取就近...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