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滚滚东流 生态画卷徐徐铺开

芜湖日报 2021-03-01 00:37 大字

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记者 陈剑 摄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今日起正式实施。近年来,芜湖市始终坚持把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全面实施长江(芜湖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做好“长江保护法”的宣传,全面展示芜湖市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功做法与成效,本报今日起推出“聚焦‘长江保护法’实施”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 潘晔 储普查 余霏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芜湖必将继续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力守护母亲河。一幅“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生态画卷,正在美丽的江城徐徐铺开。

从天空俯瞰,芜湖长江大桥东侧藏着一条绿色的“风光带”。从过去的污水横流、一片脏乱,到如今的碧波荡漾、绿草如茵,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如同一个缩影,折射出芜湖守护长江生态的不遗余力。

“你看,这里是生态稳定塘,前面是潜流人工湿地。”沿着公园步道一路向前,芜湖三峡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玉鼎介绍,附近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流经公园后,被潜流处理湿地和表流处理湿地同时净化处理,再进入生态稳定塘;净化后的尾水通过板城垾、保兴垾水系流入长江,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长江水域污染困扰着几代芜湖人。2018年至今,芜湖市与三峡集团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战略行动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就是长江大保护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16.6公顷,既能通过生态调节对周边污水进行逐级净化、实现活水保质,又能美化长江岸线的景观效果,成为市民身边又一处“打卡”胜地。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背景下,如何修复长江生态、重现水清岸绿,成为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答题。早在2017年,为了保护长江母亲河,芜湖市启动长江干流岸线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对长江岸线进行复绿补绿护绿。近年来,全市累计完成200多个非法码头、修造船厂、非法砂点拆除复绿,整治“散乱污”企业2833家,释放长江干流岸线近30公里,基本实现岸线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截至去年底,芜湖市完成长江建新绿17160亩,构建起完备高效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流域生态承载力,长江两岸愈发绿意盎然、生机蓬勃。(下转3版)

新闻推荐

芜湖市一批个人和集体获“徽匠”佳绩

本报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记者昨日获悉,芜湖市一批个人和集体在2020年全省住建系统“徽匠”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佳...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