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监狱旧址

大江晚报 2021-02-25 00:49 大字

模范监狱旧址,在原芜湖古城内,民间有大清监狱的说法。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初为安徽省省立第二监狱,是当时安徽省设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监狱。抗战时期,芜湖陷落,日军在监狱内设有水井架及水牢。解放后为安徽省第一监狱,1965年前后停止使用。

模范监狱是一处规模较为庞大的建筑群,平面布局以十字楼为中心向周边延伸,占地面积3389.11平方米。在监狱东边,另建有看管房一座,砖混结构,二层,占地面积162.13平方米。

光绪三十一年,晚清政府接受西方司法理念,逐步推行狱制改革。芜湖关道童德璋在老城区芜采营开辟新式监狱,东西宽约47米、南北长约117米,折合面积5500平方米,首建60间号房,仿八卦布局,行走其间如入迷魂阵。设纺织、缝纫、木作等车间,就地改造犯人,后命名为皖南罪犯习艺所。清监狱主体为四大间牢房,分别冠名为知、错、改、过,交错成十字形,中央是一座八角楼,底层为看守处,二楼为教诲堂,三楼为瞭望室。狱内设有女监区、男监区、水牢等。1915年,民国政府将其改建为芜湖监狱,民国七年命名为安徽省第二监狱,而在1911年它已被称为“模范监狱”。解放后,由于芜湖监狱监所集中、设施完备、位置适宜,被调整为安徽省第一监狱。上世纪70年代安徽省第一监狱北迁阜阳,女犯转送宿州女子监狱。芜湖监狱演变为少年犯管教所,后少管所迁往合肥五里墩,于是历经百年风雨的芜湖监狱彻底废止。

芜湖模范监狱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建成的模范监狱之一,体现了近代狱制发展过程,对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等情况都具有史证作用,是研究我国法制史的重要资料。

2012年7月,模范监狱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选自《芜湖史话》

新闻推荐

“网红”沙滩其实自古已是“网红” “蛟矶烟浪”为芜湖“古八景”之一

蛟矶庙外景本报讯位于二坝镇蛟矶村的“网红”沙滩,如果你以为它只是个新晋网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蛟矶烟浪”其实早已是芜...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