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梦与君同 (下)

大江晚报 2021-02-08 00:45 大字

“为老百姓办”是当年芜湖晚报的办报宗旨之一,那么为老百姓说话也是晚报记者的重要职责。那时我所在的晚报采访部有一部新闻热线电话,只要是群众投诉,我们基本上都有求必应。某次一个驾驶员拿着几张票据来晚报投诉,说某县一个交警,抓到违章车辆后就把车子扣下放在停车场,而最后给的违章罚款票据就是一沓停车票。我接到投诉后一深入了解,原来这名交警专门守候在一个大转弯处,一看见有弯道超车的就拦下处罚。而被处罚的车辆都要停到他指定的停车场,最后给的罚款票据就是该停车场的票据。我将这条新闻认真采写后登在晚报上,第二天市纠风办就找到我,说市里就是要严厉打击这样的败坏党风政风行为。最后这位年轻的交警受到非常严厉的处分。

那时的社会治安不如现在好,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百姓的安全感不强,因此政府专门成立了巡逻警察队伍,每天都在主要干道上巡查,接受群众求助,同时对违法犯罪者也是一种震慑。然而巡警上路没两年便因种种原因出现懈怠,渐渐地,街上就看不到巡警的身影了。我通过观察发现,市委门口的巡警岗亭里的巡警帽子落满灰尘,市人大门口的巡警自行车车胎都瘪了,说明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巡警的身影了。然后经过走访了解,我写了一篇新闻稿,名字叫《巡警不巡现象令人担忧》,刊登在晚报头版位置。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公安局就此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整顿巡警活动,我文中提到的几处巡警队负责人均受到了处分,有的甚至被免去了领导职务。事后有人警告我说,你得罪了公安将来麻烦大了。而我认为我是站在公正的角度为群众说话的。事实证明此报道并未对我个人造成负面影响。

或许是年轻,也或许是晚报赋予我们的使命,我在当年印制的采访名片上写了这样几个字“秉承正义,直写人生”。某次一个读者打电话说火车站10路公交车上经常有小偷扒窃,第二天我就带了两名便衣警察来到火车站,果然把那位惯偷抓获。类似这样路见不平一声吼,用笔如枪为百姓的例子,晚报每一位记者都能如数家珍。

芜湖晚报创刊之初,只是中国晚报界140多家晚报林里的一株小草,然而经过晚报总编顾伟明等领导班子的精心谋划,晚报全体同仁的接续努力,1999年改名为大江晚报的这株小草逐渐枝繁叶茂,名声远播。这期间,晚报开展了很多新闻策划,我有幸参与其中,成为这些新闻策划的执行者和直接策划人。

记得1996年晚报创刊的第一年,以文字记者程启贵、华睿,摄影记者晓伟为报道组的“行走青弋江”系列报道,就拉开了晚报新闻策划的序幕。1996年年底,我作为文字记者,第一次参加新闻策划报道,内容是护送一名被拐卖的川妹子回她的老家。1998年芜湖遭遇长江流域洪灾,我参与策划了“千里寻亲特别报道”,和青岛生活导报联动,帮助一百多名1954年被安置到青岛的芜湖孤儿寻亲。这次的策划报道非常成功,通过我们的努力,先后有二十多位当年的孤儿找到了芜湖的亲人。2000年,世代芜湖人期盼的芜湖长江大桥建成,这是万里长江上第四座公铁两用大桥。为了迎接芜湖长江大桥通车,我带着采访组上自四川攀枝花,下到江苏江阴市,历时近两个月时间,寻访长江上的每一座大桥,策划报道了《万里长江大桥行》,在国内新闻界引起很好的反响。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也做了很多接地气的新闻策划,其中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成果的系列新闻报道《芜湖制造在外地》,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扬。此次策划的初衷是通过晚报记者分赴全国各地,去寻访芜湖制造产品的用户,探访他们对芜湖产品以及芜湖城市的印象。这组策划报道,改变了一些读者认为芜湖只是传统的商业城市的印象,使他们强烈感受的是芜湖不仅是长江巨埠,而且是很知名的工业城市。随后,我们又做了《芜湖——温州城市对话》,《徽商故里行》等跨区域的大型采访报道,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2004年3月,我接受组织安排第一次离开了大江晚报去日报工作,2007年又回到晚报工作。现在虽然又离开了晚报,但日里梦里,心心念念的还是大江晚报的人和事。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大江晚报早已开始了媒体的转型和重构,其新媒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与日俱增。

朱金海

作者简介:朱金海,曾任大江晚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副总编辑,现就职于芜湖传媒中心新闻策划研究室。

新闻推荐

发放节日慰问金 温暖困难群众

本报讯春节临近,为确保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弋江区中南街道西利民社区近日向低保户、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发放节...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