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宋红伟:不待扬鞭自奋蹄

芜湖日报 2020-12-03 08:47 大字

□记者 翟婉倩 俞冰清

他奋斗在生产一线,为改进产品工艺不分昼夜;他在工作室传道授业,只为坚守初心、带领广大工友由“工”变“匠”。他就是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轧钢部部长、全国劳动模范宋红伟。

在芜湖新兴铸管报告厅,记者见到了身披绶带、胸戴奖章的宋红伟,此时的他刚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胸前又多了一枚沉甸甸的奖章。“这是2002年获得的优秀职工、这个是2005年获得的河北省技术能手……最上面的这枚,是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手捧着沉甸甸的奖章,宋红伟笑着说:“不仅是分量沉了,更多的还是感觉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

全国劳动模范每五年评选一次,本次全国劳模1689名,先进工作者804人,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接受表彰,这是30年前的宋红伟不敢想的事。当时的宋红伟刚从技校毕业来到新兴铸管,还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一路走来,宋红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记得我们刚到芜湖不久,公司要求开发一些科技含量、经济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经过调研我们瞄准了锚杆钢。”新产品的开发之路并不顺利,面对没经验、没现行标准的窘境,宋红伟和工友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前面生产了两次,结果不理想,后来我就带着工友们去煤矿考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树脂锚杆钢这一产品特性,宋红伟和工友们坐着煤矿下井车,进入地下将近千米的工作面上。“到煤矿矿井里,我就是要看看树脂锚杆钢到底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途。”

从需求端出发,通过一次次实地调研,宋红伟不断对研发方案进行调整完善,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新的生产线顺利投产、达产。“这之后我们又进一步地研究,成功开发了锚杆切分技术,这在国内是首创,效率提高了30%,电耗等各种能耗都降低了,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为加快公司产品开发及工艺改进的速度,2013年3月,宋红伟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主要从事螺纹钢及优特钢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生产工艺的创新工作。工作室不仅是轧钢部职工创新活动的平台,还起到连接产品开发与现场生产的桥梁纽带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我们轧钢部的技术人才都召集到一起,大家用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来进行攻关。”

从一线工人到高级技师,宋红伟走出了一条励志的成长之路。如今的他更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广大工友。

新闻推荐

这只信鸽 是飞不动还是迷路了?

本报讯12月1日下午,家在殷港镇的徐先生通过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反映,一只鸽子落在他家门口飞不了了。他发现是只信鸽,便临时...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