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碰壁”

新安晚报 2020-11-27 11:06 大字

□芜湖陈宏康

儿子自幼儿园开始,就在芜湖市少年体校练上了体操。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鼓励孩子参加训练和出成绩,给队员发衣服、发鞋子,训练期间还供应牛奶。特别是运动服,儿子穿上印有芜湖市少年体校校名且上下衣都有三条杠杠的运动服,很是精神,走出去很令同龄儿童羡慕。

谁知这一穿就达十二年之久,高考前夕,还在参加比赛呢!对他来说穿运动服出门已成习惯,这么长时间的穿衣穿鞋习惯,竟使儿子忘掉了讲究名牌,加上当时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他哥哥穿旧的衣服当然也就只有他穿了。

高中阶段课外活动,他在学校用煤炭渣铺设的球场上打球,一个星期磨穿一双鞋,这怎么得了?我只好买几块钱一双的最便宜的足球鞋给他穿,长此以往,他也养成了穿着不讲究的习惯。好在儿子也深知家中的经济状况,从不闹着要名牌的衣鞋,一句话,有的穿即可。

儿子在上海体育学院上学,我们根据一般消费水平每月转入几百元到他的卡上,他也从不计较,从不闹着说不够用。他的旅行包上印着我单位工会的名字,他也照用。儿子喜欢英语。全校英语演讲比赛,儿子获奖的大照片就陈列在体院宣传橱窗里。之后,我发现他有一部Sony复读机,他说买时就花掉一千多元。这一千多元,可是他当时两个月的生活费啊!对学习工具的品牌质量儿子倒很讲究,竟也因此出了成绩。

本科毕业后,他带回一张班级通讯录,联系电话一栏,大家都有手机号码和工作单位,唯独儿子无手机号码和工作单位。原来儿子一直未买手机,其实也不需要,因为全系保送读研的唯一一个名额,经多次评选、公示已确定为他。

研究生毕业后,儿子顺利地进入上海一所知名高校任教。这所学校是上海市属高校,生源基本是上海本地学生。学生穿名牌衣、开豪车上学已不鲜见。在如此环境下,儿子的简朴生活习惯仍然不改,竟屡遭“碰壁”。他说有一次,校园里遇见两个学生,其中一位认识的学生喊着“陈老师好”,打着招呼;另一位不相识的学生,竟疑惑地问这位学生:“他是老师?”还有一次,儿子去新校区上课,学校交通车司机一定要看儿子的证件,可能是因为儿子年纪还小,长着一张娃娃脸,也可能是因为儿子穿着不讲究。

终于不讲究的儿子又碰壁了,教研室主任喊他去,郑重地对儿子提要求:要他穿着整齐些,进教室最好要穿皮鞋。这也就是变相地对儿子提出了批评。

几年后,儿子以全额奖学金资格出国读博;博士毕业后,又顺利地在美国高校任教。谁知这个国家,在教师仪容方面的要求,比中国有过之无不及。天热不准穿短裤进教室,最起码要穿七分裤;对鞋袜的讲究,更是闻所未闻。这次是院长亲自喊儿子谈话,当然表面上很客气,他以闲聊的口吻问儿子:“你在弗吉尼亚大学读书时,是不是也是这样着装?”并郑重地对他的穿戴提出了比国内还严的要求。

在中外连续“碰壁”后,儿子买了两双皮鞋,买了西服,领带也买了。

还好,尽管儿子因穿着不讲究在国内外不断碰壁,但他30多岁就取得了终身教授资格。据说,终身教授是美国的铁饭碗,你只要不犯罪,就可以终身坐在这把安乐椅上。还有,最重要的是,取得了这个资格后,学校除校长外,一般人就无权对他“说三道四”了。希望校长不要对他“说三道四”,也希望儿子改改不讲究的习惯,不要再碰壁了。

新闻推荐

芜湖市通报2020年全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本报讯(记者汪潜张子豪)11月25日,芜湖市召开2020年全市药品安全监管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芜湖市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疫苗...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