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兴文心在一壶
我与曹德华兄虽都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但我俩却是因收藏而结缘,当年芜湖成立收藏协会,他是发起人之一,我也是参与者之一。后来,在文字上,我欣赏他的诗,他欣赏我的文,我们又成了“互捧”者,当然,这是玩笑话。
我们是朋友!
在中国当代诗坛,提到曹德华知者甚众,在收藏界也是大名鼎鼎。他是在报纸当编辑天天为别人做嫁衣的同时,还在自己的另一片天地,诗歌和收藏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身为诗人、收藏家的曹德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已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当代诗歌》《文学报》等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歌等文学作品千余篇(首)。诗人的内涵奠定了他文人收藏的高品位、高格调和独具审美情趣的收藏特色。近三十年来,曹德华收藏的历代各类壶具及文玩杂件已有数百件之巨,上至西周时的陶壶,下至明、清和民国的瓷壶、铜壶、银壶、锡壶、玉壶、竹木壶和紫砂壶等,其中不乏名人、大家所绘、所制的孤品绝艺,文玩杂件也是琳琅满目,尤以文房用品为大宗。
陶瓷壶艺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是艺林的一枝奇葩。传世的陶、瓷壶精品如满天星辰,闪耀在我国陶瓷历史的星河中。历代制壶艺人毕智穷工、技艺绝伦,以中华陶瓷文化特有的气韵,昭示着我们民族的灵秀与辉煌。特别是清代至民国这一时期的壶艺精品,不但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高超的工艺和极高的艺术造诣,在造型、绘画、色彩等方面,充分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水平,并蕴含有深远的美学意义。
壶在远古的时候本来不是用于煮茶或泡茶的,而是盛水及盛酒的器具。唐代的人们开始把喝茶视为风尚,但用的茶具是碗;宋代人斗茶也是喜用敞口的黑釉盏;直到明代才因为喝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的进步,茶具而有所改变,兴起的“泡”茶法,取代了“煮”茶,有壶把和壶流、敛口深腹的茶壶,才成为主角。这种转变让品茗嗜茶者在喜欢茶艺之余,同时开始藏玩和欣赏不同种类与形状的茶壶。特别是从清初开始,瓷制茶壶进入了它的高峰期,隽秀尔雅、色彩柔和、纹饰细腻、胎体轻薄、釉面莹润的各色瓷茶壶,均独备一格,成为收藏家们渴求的对象;到了清末和民国壶式则更为丰富,变化更为多端,特别是像“珠山八友”这样的瓷绘大家和一些文人雅士的加入,更让小小的茶壶不同凡响,产生了一批代表着茶壶纹饰最高成就的作品。
作为中国茶文化中最重要器具之一的茶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具有造型独特、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美观大方、便于把玩、富有文化内涵等诸多特点,如清代至民国的文人雅玩艺术壶,无不传递出“壶”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民俗实用品所具有的时代审美意趣,无不蕴涵着那个时代人的文化价值观。因此,近几十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加入,并出现了一些专门收藏壶艺专题的收藏家。
德华兄就是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壶艺收藏大家,“百壶居”也因此而名声响亮,作为诗人收藏家他在壶艺及文玩收藏中的诗人情怀、文人情结,和他对收藏所追求的高品位、高格调,使他的收藏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向人们展示的每一件藏品,都浓缩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和社会价值,以及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人文情怀。因此,“百壶居”藏品由诗人内涵奠定了收藏特色。
曹德华已过知天命之年,人生趋于淡定,在他看来,人生的百味,不同的人都能从不同的壶中品味、体悟出来。因此,他一直想筹建“百壶居艺术品收藏馆”,将所藏奉献给广大爱好者欣赏,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王永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芜湖华衍了解到,8月份以来,随着气温迅速升高,芜湖市用水量连续攀升,市区日供水量最高达到63.4万立方米,逼近历史...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