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钱筱璋:中国电影事业开拓者
○钱筱璋
○纪录片《南泥湾》剧照
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名不大为人熟知的名字——安徽芜湖人钱筱璋。 纵观钱筱璋的一生,称他为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开拓者、奠基者和指导者,乃至延安纪录电影学派的首领人物,都是当之无愧的。
从芜湖走出的14岁少年
1918年2月5日,钱筱璋出生于芜湖城西一个贫寒的家庭。城西这条小街是芜湖大小生意一条街,就像许多做生意人一样,钱父也希望刚出生的小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可命运就喜欢捉弄人。钱筱璋的出生,不仅没有给这个贫寒的家庭带来任何祥瑞,反而带来异常的不幸,母子二人皆病魔缠身,父亲更是英年早逝。喝着青弋江水长大了的钱筱璋,似乎比一般孩子开智要早。他喜欢伏在小楼窗口,细数青弋江上来来往往的一艘艘船只,盘点着自己一路过来的流光。但是,每每细数、盘点时总会被打断,那是因为自己的泪水注入江中,激起一泓泓涟漪……
青弋江水注入长江,流向大海,钱筱璋想学跑到上海的堂哥钱杏邨。堂哥比他大18岁,他虽然不知道这堂哥就是文坛上赫赫有名的作家阿英,却从父母口中知道堂哥在上海十分了得。1932年9月,刚刚过了中秋节,钱筱璋就向母亲提出独自去上海讨生活的请求。母亲见儿子去意坚决,只好硬着心肠同意。那年钱筱璋才14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青弋江畔走出去的阿英自不必说,他的小堂弟钱筱璋果然也没辜负生养他的家乡。在阿英的引领下,钱筱璋投身电影事业的同时,也投身进步活动和革命事业。15岁加入了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很快便独立剪辑《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
主创第一部纪录片《南泥湾》
而纵观钱筱璋的一生,他最大的贡献则是开拓了中国新闻纪录电影。
据档案记载,1938年8月,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电影制片、放映机构——延安电影团成立。它的成立是人民电影的萌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电影的开端,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而诞生在延安的唯一一部完整的电影,即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后来被群众俗称为《南泥湾》),这部影片的编辑就是钱筱璋。
其实,在编辑这部影片之前,钱筱璋已经拥有较丰富的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剪辑经验。他在老年时曾回忆说,“我接到这个任务后,就想着怎样把这些分散的素材结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使其条理分明,主题思想突出,并运用一定的表现形式,使影片内容易为观众接受和理解。”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从后来成型的纪录片《南泥湾》就能看出。
首先,就是《南泥湾》那颇有创意的影片开头。当时影片摄影师吴印咸为此片拍摄了毛主席挥毫书写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钱筱璋把这组镜头作为全片的序幕,既完整地保存了毛主席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的历史镜头,又为影片增色点题。其次,这部纪录片是追踪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因此只有通过剪辑再创作,才能形成主题鲜明的影片。这个主题就是把延安大生产运动这一伟大创举变成具体、可视的电影形象。
而按照钱筱璋的构想,影片结构大致是部队向满目荒凉的南泥湾进军,战士们风餐露宿,在荆棘丛生的土地上艰难地开垦,挖窑洞,修路筑桥烧炭造纸,以及其他各种手工业作坊。还穿插了机关、学校大生产运动的镜头。影片的结尾很有力量:美丽的陕北,金色的秋天,秋实累累,瓜果遍地,五谷丰登,猪羊成群。丰衣足食后的镜头,则是战士们学文化,打靶场上练兵习武,体现着片名《生产和战斗结合起来》,预示着最后要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样的结构,相当充分地把主题突现出来。说明编辑取舍得当。
《南泥湾》的摄影主要出自大师吴印咸之手,许多画面拍得相当好,做到了既不失新闻纪录片的真实性,又能从真中求美。钱筱璋在编辑方面,充分利用这一摄影优势,做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南泥湾》的编辑艺术上,还有一个精彩之处就是解说词。要知道在当时的延安,根本不具备制作有声电影的条件,为了提高影片质量,让观众看得满意,钱筱璋和其他同志研究,用留声机放音乐,用话筒念解说词,自己朗诵,每放一场电影,就这样配一次音。放映之后,在延安引起极大的轰动,观众为有了自己的有声电影而欢呼。
而据钱筱璋后来回忆,影片制成后,他曾带着仅有的一套拷贝,到边区各地给部队和群众放映,每到一地都是盛况空前。“为什么从领导到群众都这样热烈欢迎这部电影呢?因为这部影片所反映的内容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的愿望是密切联系的,在思想感情上是相通的,是能够给革命人民以鼓舞和力量的。”钱筱璋曾说过这样一件事:这部纪录片名叫《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但后来群众都喜欢直接叫这部电影为《南泥湾》。南泥湾原是地名,但在称呼这部影片时,所指的意思已经不是地名,而是概括这部影片的内涵,是宣传积极劳动、自给自足的“南泥湾精神”。可见群众对影片的喜欢。
浓浓的家乡情结
在这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钱筱璋又参与筹建东北电影制片厂,新中国建立便先后担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文化部电影局的领导职务。钱筱璋是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的推动者之一,他的人生折射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脉络。
虽然是芜湖人,但为了中国的电影事业,钱筱璋无暇重返故乡。直到1972年10月,他才携领全家回到魂牵梦绕的芜湖探亲访友。这时他已经54岁了。家乡的水土再次滋润他心里的愿景,他也再次从青弋江畔走了出去,而且把他晚年工作重点作了调整,更加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直至他人生的最后两年,为了电影历史资料工作,为了制作人物传记片《阿英》,他更是殚精竭虑,数次回到家乡。
1989年初夏,钱筱璋来芜进一步洽商联合摄制《阿英》电视传记片。返京后,钱筱璋即着手进行《阿英》剧本的撰稿。他的视力不好,便借助强烈的光照和高倍放大镜,艰难地逐字逐句查阅、记录资料和撰写文稿。他的耳朵更是失聪多年,便借助助听器与人访谈。他很早就患有心脏病,却在1990年初完成《阿英》剧本后,又马不停蹄往返各地……1991年1月,钱老在摘除白内障后又迫不及待地投入《阿英》片拍摄工作;3月7日,再次累倒,确诊胰腺癌;5月24日晚,钱筱璋溘然长逝。
在钱筱璋逝世的第二年,《阿英》传记片也顺利完成。1992年6月17日,阿英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日,《阿英》在阿英和钱筱璋的家乡芜湖举行首映式。这是钱筱璋为家乡献上的最后一份心意。芜湖接受了钱筱璋这份珍贵的礼物,也迎回自己的游子,首映式的第二天,芜湖市为钱筱璋举行了隆重的骨灰撒江仪式。这是芜湖历史上第一次举办骨灰撒江活动,也是钱筱璋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青弋江畔走出去……□张双柱程堂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建创建成果,结合芜湖市严厉打击“百吨王”超限超载货车百日联合行动,芜湖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