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请给星星的孩子多一些理解

大江晚报 2020-04-02 00:43 大字

“星妈”郑姐的儿子阿正不再是小龄自闭症,今年已20岁。

在郑姐多年的努力下,通过训练和干预,阿正顺利读完了小学、初中,去年已从芜湖市聋哑职业学校毕业。在星星的孩子之中,他已是能力很好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但由于自闭症的神经发育障碍,阿正还是会对某些刺激敏感,特别是人们的咳嗽声。

“他一听到咳嗽声,就会被刺激到,哪怕是小婴儿的咳嗽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郑姐说,从小到大,这一点上阿正经常如此,所以在外面,只要听到别人的咳嗽声,郑姐始终有点“提心吊胆”。

“自闭症孩子一旦被刺激到后,会比较焦躁,有时候可能会做出一系列外人看来‘奇怪的行为’,比如说制造一些声音,或者跺脚之类。”而这些自闭症孩子的行为,很容易会引起别人异样的眼光,甚至是围观、回避、指指点点。“孩子自己也许感觉不到什么,最受伤的每每是我们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哪怕心里再坚强,也无法完全屏蔽外人的眼光。”

郑姐告诉我们,其实过不了一会儿,放任阿正一阵子,他自己就好了。这期间,阿正并不会去干扰别人,只是“自己和自己生气”。她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带着儿子旅行,在一个机场转机时,儿子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当时机场有很多人,但是大家也就最多抬眼看了一下,大部分人都视若无睹,反而消除了她的顾虑和紧张,觉得那次经历挺安心的。

“如果您在公众场合碰到一个行为有些不同的小孩,他很有可能是个自闭症儿童或者心智障碍患者,请不要惊诧和指责。如果他的行为对您不造成影响,很多时候,忽视,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接纳。”

“请正确看待自闭症患者,尊重和理解他们的人格特质。”

“请给星星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和空间。”

本文应家长要求,都为化名

记者 唐乐燕

新闻推荐

用镜头记录抗疫感人瞬间

《你最美》《守护家园》《风雪下的人民卫士》……一幅幅关于抗疫主题的摄影作品,生动展现了抗疫一线的感人画面。这次抗疫...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