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时节复绿忙

芜湖日报 2020-03-23 00:45 大字

□记者 承孝安 张永胜

阳春三月,植树播绿正当时。连日来,芜湖市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节,加快长江生态岸线复绿步伐。

沿着红色步道,走进长江沿线江南区域四褐山段复绿点,满目青翠,景随步移。临江坡岸栽种的草本植物已冒出嫩芽,新植的树木已成规模,成排成片的绿树错落有致,在春日阳光的照拂下,吐露新芽,长势喜人。

记者看到成批大规格苗木已经运到现场,几台挖掘机正挥动臂膀挖掘土方、平整土地,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苗木栽植下去,然后培土、压实,分工合作,十分默契。“该段地势较高,汛期水位上升影响小,可以栽植多种高大乡土树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沿线江南区域四褐山段总复绿面积约180亩,总长约2.4公里,采用“沿岸线部分栽植耐水湿高大乔木,合理密植,延伸部分以栽植小乔木、花灌木为主”的复绿模式,是芜湖市高标准打造的长江岸线精品绿化示范段。

为确保长江岸线应绿尽绿,见缝插绿,鸠江区将长江岸线建新绿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认真分解落实长江岸线造林工作。目前,已栽植苗木约4700余株,主要树种有垂柳、朴树、广玉兰、香樟、乌桕、榉树、冬青,栾树,紫薇,桂花,红叶李等。“后期,这里还会增加一些道路景观小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长江岸线由“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该局邀请了相关专家对长江岸线造林绿化设计、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通过巧妙结合景观步道、临江边坡,合理配置乔灌花草,打造成“一年四季花开璀璨、层林尽染”沿江绿化林带。这是芜湖市全力推进长江岸线复绿,创新绿化模式、应绿尽绿、因地制宜的真实写照。

“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是我们当前的‘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年来,芜湖市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加大长江岸线整治力度,加快长江岸线应绿尽绿步伐。

2019年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开始进一步深入挖掘沿江各县(市、区)造林空间,科学制定岸绿方案,落实岸绿造林地块,全面推进辖区内长江岸线造林绿化工作,通过高标准建设增绿、植绿、补绿工程,多管齐下提高含绿量和层次感,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着力打造百里绿廊。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脱贫后仍需奋斗

芜湖市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经过各级努力,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脱了贫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不能就此不思进取、止步不前,刀枪...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