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植保无人机助阵白茆春耕

芜湖日报 2020-02-21 02:16 大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春日里的最美图景。

每年此时,只要走到田间地头,处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除草、翻沟、施肥、育苗……这是农民们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今年的疫情之下,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情况又如何?

2月18日,记者来到了芜湖市的“菜篮子”所在地——鸠江区的白茆镇。记者看到,大户们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正抓紧开展春耕备耕。“云备耕”“线上春管”“无人机除草”,疫情下,他们正见招拆招,做到防疫、农时两不误。

在鸠江区白茆镇的五号村,记者见到了当地的小麦种植大户季必文。他经营的季震家庭农场,正种植着3700多亩的小麦。现在这个时节,正是小麦除草的最佳时间。

一大早,季必文就守在了田边。陪着他一起查看小麦长势的,是白茆镇的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季学勤。早在几天前,季必文主动找上季学勤商量一件“大事”——田间小麦等着除草呢,可疫情之下,农场的用工多是外地人,现在都回不来;本地的老乡倒是可以找,不过一方面本地人数不够多,另一方面疫情下田间大量聚集用工也不妥……

季必文的苦恼,代表着大多数大户眼下的心声。“疫情对白茆农民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季学勤告诉记者,最直接的影响是销售方面,去年同期批发价格在七元、八元一斤的蒌蒿,今年只能卖一两元,不过随着疫情的好转,滞销情况正逐步消化,价格有所回升;另一方面的影响便是季必文所烦恼的田间用工问题。“田间需要劳动力,但是我们这的大户,用工大多数都是外地人,目前都回不来。”季学勤说,好在最需要人工的清沟沥水已经在年前就完成了,目前最需要人工的,就是在田农作物管理,也就是眼前这片迟播小麦的除草问题。

而这一天的上午,便是要解决这一难题,这也是季必文和季学勤早早等候在田边的原因。

不多久,上午10点多,市农技中心带着芜湖道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好的“秘密武器”匆匆赶来——两台专业的植保无人机,一台30升型、一台32升型。

“这两台无人机,每台一次可以飞行15分钟,大概可喷洒16亩地。”市农技中心的农技人员告诉记者,用植保无人机来防治水稻病虫害,在芜湖市已经十分普及。但是用在小麦除草上,还非常少见,“因为小麦除草对无人机飞行的温度、风力、精准度要求很高,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在鸠江区,此次是首次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小麦除草。

记者在现场看见,在工作人员熟练的操作下,现场罐药、飞机起飞、喷施药液等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个小时左右,植保无人机就完成了50亩的小麦除草作业。这让季必文和前来围观的农民们切实感受了省工又省时。“如果靠人工除草的话,一天最多只能20亩。而按照今天无人机这个速度,一天可以完成三四百亩。” 季必文透露道,这50亩是先试一试,明天看一下除草的效果,如果可以的话,打算3000多亩小麦都用无人机来进行除草作业。

“省时省力也省成本。”在市农技中心副主任宋卫兵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植保无人机在高效率助力小麦春管的同时,也在当下防疫的关键时期,很好地减少了疫期用工和人员的聚集,起到了战“疫”不误农的作用。

“无人机助力春管,是我们打好防控疫情阻击战、力保春耕备耕不放松的一个缩影。”宋卫兵说,芜湖市正采取多种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引导农民抢抓农时,积极投入春耕备耕生产,为全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 记者 唐乐燕 承孝安 张永胜/文 梅韬/摄

新闻推荐

外汇服务:提效率畅通道

□记者承孝安通讯员鲍刚陈润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外汇局芜湖市中心支局开辟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绿色通道,优化线上政务办理服务...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