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直面“新冠病毒” 长江上消毒重点轮船 记者探访市疾控中心的“幕后”故事
“今天芜湖有没有新增病例?数字是多少了?”非常时期,每日疫情通报成了大家最关注的信息。而朋友圈里,转发量最高的图片,莫过于“全副武装”人员正在定点消杀。这些“病毒识别者”和“环境消毒者”都来自负责公共卫生的疾控机构,他们并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但却是抵御病毒的“特种部队”。
让新型冠状病毒“现原形”
2月2日的晚间,位于芜湖市疾控中心六楼的微生物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从春节假期至今,检验人员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与确诊工作了近400个小时,连仪器都“累”到频频报警,他们依然要求自己全神贯注。
现在,芜湖全市每天上报省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均由这里测出。作为业内俗称的P2实验室,能让许多病毒“现原形”,既有“惯犯”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也有“新祸害”新型冠状病毒等。中心检验科的王毅科长介绍说,检验人员每天从临床接收病人的痰液、咽拭子等标本,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解开某些暗藏的“病毒库”,读取检测结果,第一时间为治疗和流调等提供依据。
王科长告诉记者,目前实验室的14个人分成了四组,实验组、送样组、数据组和物资准备组。“新冠病毒的检测流程很严格,疑似标本按照国家规定专人专车,采用了最严格的A类标准包装标本运送箱运送。”标本接收后,会在生物安全柜内处理,“一般经离心或将痰液吸到病毒保存液中混匀,这个过程会产生气溶胶,存在着较高的感染风险。”
接下来需要提取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再配置检测体系,两者结合后,放入PCR扩增仪中扩增后读取结果。王毅说,从标本检测开始到完成,一般需要3-4个小时。如果实验结果呈阳性,会根据规定送给省疾控复核。目前,实验室每天会运行两轮,第一轮从上午8点到下午1点半,清洁消毒后,第二轮下午3点启动,“当天送来的所有标本都必须检测完”,通常会到晚9点之后,最迟的一天是在凌晨3点。
记者在门口看到,穿着隔离服的人员,拎着装有样本的手提运输箱,走进封闭的长长过道。过道尽头,有同样穿戴严密的人员接收登记。“实验室在消毒管理方面非常严格,每次做完实验,都要对台面、地面、空气等进行消毒处理。实验室的废弃物,都需要经过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移出。”
环境消毒有讲究
工作人员准备前往相关货轮进行消毒
“你看,这个像吹风机一样的机器是超低容量喷雾器,这个黄色的罐子是手工常量喷雾器……”在疾控中心三楼的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安洲正向记者“科普”各种专业的消杀器械。这段时间以来,急传科任务繁重,负责县区病例的报告与调度、派遣小分队到县区指导,撰写各类的调查报告、分析研判、汇总全市的报表和数据。
记者了解到,各病例小区的消毒主要由辖区疾控中心完成,市疾控中心负责的是相对规模更大、危险性更高的工作,比如1月28日上午对武汉货轮的消毒。“因为船体比较大,无法完全靠岸,暂时锚在江中,我们是坐摆渡船上去的。”消毒持续了3个多小时,涉及船体3层15个房间,包括了船员的生活区和操作区。1月31日,市疾控还对定点医院已结束隔离的病区进行了消毒。
消毒工具分门别类,如果是在有电力供应的室内,会采用长接线板搭配电动喷雾器,室外则手动为主。消毒的顺序也有讲究,“我们穿好防护服后,会先在污染区里‘打’出一条1.5米宽的通道,然后人走到底,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地喷洒消毒,边喷边退。”消毒不仅针对物体表面,还包括空气,“用3%的双氧水向空中喷洒,一般每立方20-30毫升,喷完后门窗密闭一小时以上。”
图片由市疾控中心提供。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接诊中的胡保奎医生身为医务人员,过年不放假值守岗位,年夜饭一个人吃盒饭,似乎是家常便饭。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