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案犯“贼喊捉贼”终获刑

大江晚报 2019-11-15 13:36 大字

本报讯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通过诱骗、暴力等手段虚增债务,再利用虚假借条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企图将非法债务合法化……这算盘“打得响”,却被主审法官“识破”,将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近日,鸠江区法院就审判了这样一起颇具戏剧性的“套路贷”犯罪案件,涉案被告人陈某、陶某某分别获刑五年六个月、一年。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被害人张某分五次向被告人陈某借款3万元,实际到手2.4万余元,并分别按照70元、140元、300元、380元、460元每天的标准支付日息,后逾期还款。同年5月,陈某为非法获取被害人张某的财物,以“高利贷行规”为由,诱使张某签下一张6万元的虚假借条。同年8月,陈某虚构混社会人物“强哥”,称上述6万元借款系“强哥”放出,并强迫张某签下一张4.3万元的虚假借条。同年9月,陈某指使被告人陶某某扮演混社会人物“平哥”,通过电话威胁张某还债。同年9月底至10月下旬,陈某伙同陶某某等人,多次前往张某住处及其工作的超市,强行将其带至陈某车内予以非法扣押,并通过言语威胁、电棒电击、扇耳光、揪头发等方式暴力催债,期间,再次逼迫张某签下一张5.4万元的虚假借条。

2019年11月,陈某以上述虚假借条为由,向鸠江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张某偿还债务。鸠江区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民间借贷行为涉嫌“套路贷”犯罪,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经过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后,再次进入到审判程序。这一次,站在审判席上的陈某已由原案的原告沦为被告,并且等待他的将是刑罚的惩处。

鸠江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单独或指使他人采用暴力、拘禁等手段多次敲诈勒索被害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被告人陶某某为索取非法债务,伙同他人使用暴力非法扣押、拘禁被害人,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拘禁罪。根据两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被告人陈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0元;被告人陶某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顾娅徐众群

新闻推荐

芜湖市新增25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本报讯(记者陈旻)近日,省人社厅公布了省第八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名单,芜湖市华东光电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邓清东、中...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