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芜湖的“马尔代夫”将消失 白马矿坑水体修复项目很快通电试机运行
正在修复的白马矿坑
本报讯在弋江区白马山附近,有一片被称为芜湖的“马尔代夫”的蓝色湖泊。其实这是一处废弃的矿坑,水质呈强碱性,周边地形复杂,并不适宜前往。自6月份开始,该矿坑已启动水体修复项目,目前基建工程已完成,10天后正式通电试机运行。预计1年后,这片芜湖的“马尔代夫”将逐渐消失。
已废弃30多年的白马矿坑位于白马山水泥厂采矿区北侧,原为白马山采石场,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经数十年石料开采利用过程形成。资料显示,矿坑周长约1029米,平均水深约20米,最深处约70米,面积约6.16万平方米,蓄水量约120万立方米。昨日下午近5点,记者辗转找到该矿坑时发现,如大家“打卡”时拍照显示,湖水的确呈碧蓝色,但并不清澈,坡度较陡的山体周边还能明显看出有白色的粉末状物质。湖面中已漂浮着一条长约120米的黄色水管,水管两边还架有一个个蓝色浮桶。附近平地还建有中和池、排放池、两个体积约20立方米的浓盐酸罐等,这就是即将运行的水体修复项目。
弋江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曹恒祥介绍,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石灰岩反应、地质等多方面原因,近两年,矿坑内的水质才逐渐呈强碱性,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消除环境隐患、确保矿坑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弋江区编制了白马矿坑水体治理方案,根据方案中“控污、治水、清淤、修复”步骤,6月份已正式启动了治水工程。该工程主要是建设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将矿坑内的水进行中和处理后达标排放。“我们采用的半自动式,可以随时调控。”现场施工负责人李林介绍,中和池采用上下折返式,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再进入排水池。中和池和排水池设有监测点和在线监测仪,可随时调整药剂量,水体达标后将排入附近天子港水系,不达标水体还会自动回流至中和池继续处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污水处理站基建工程已建设完成,漂浮在湖泊最深处的水面潜水泵完成架设,现场地面硬化、设备安装已全部准备完毕,施工人员在进行最后的雨棚搭设。“预计10月20日通电试机后水处理即可正式开始。”曹恒祥表示,整个水体修复项目需运行1年时间,该项目如果效果良好,还将作为“样板”运用到弋江区其它废弃矿坑的治理中。弋江区生态环境分局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和网友,废弃矿坑周边地形复杂,切勿再次前往,避免发生意外。
记者 芮娟 实习生 韦慧芳 文
记者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俞冰清)10月7日,在《祖国之恋》的动人旋律中,芜湖好人馆“好人感动在身边”系列活动在星隆国际广场正式拉开帷幕...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