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婷:扎根信息教育 助力教育均衡

芜湖日报 2019-10-09 01:00 大字

□记者 谢芸

靳婷,一名基层中学信息课老师。从业15年,她扎根信息教育,为推动地区信息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献出己力。她曾被授予“省优秀教师”,2018年获“江城最美教师”、芜湖市优秀教师称号。诸多荣誉的背后,是她十几年如一日,为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出的无私贡献。

支教江北 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2012年9月,靳婷赴沈巷镇黄渡中学支教,成为鸠江区第一位支教江北的信息课老师。黄渡中学地处偏远,教学条件差,只有一个机房、不足10台电脑。靳婷在学校仓库找来废弃电脑拼凑组装成10余台计算机,保证了学生正常上课。在她之前,黄渡中学是没有信息课老师的,信息技术教育一片空白。学生零基础,靳婷就从最基础的打字教起,让孩子们逐步了解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常识,慢慢培养起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也正是这一年的支教经历,让靳婷切身感受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身为市人大代表、鸠江区政协委员,靳婷致力于推动信息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她基于自身工作经验,实地走访江北农村十余所学校,撰写出《关于均衡教育装备,促进鸠江区信息技术学科全面发展的建议》《跨江联动、教育均衡》等提案。目前,鸠江区已有6个可供学业水平测试的考点,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区域内学校机房的标准化配置情况。

“市区与近郊学校的信息教育资源差异还是挺大的,我希望能整合资源,使每所中学都具备标准的机房配置,确保信息课程的正常开展。”靳婷说。

工作以来,靳婷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例如信息课教材循环使用的问题,“教材循环使用,既不利于初二学生复习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又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脱节。”由此,她先后撰写了《关于取消部分学科循环教材使用的建议》《关于增补芜湖市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建议》提案,受到市教育局重视并予以采纳。“今年上半年,教育局按学生数增补信息课程教材,每个孩子都能用上新书了。”靳婷高兴地说。

爱岗敬业 当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从初执教鞭,到成长为省、市优秀教师,“有爱心、有恒心、有耐心”是靳婷一直秉承的准则。

在靳婷的信息课上,课堂气氛总是十分活跃。“我不喜欢照本宣科,只要他们能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可以根据个人想法,自由发挥创作。”靳婷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该被书本的条条框框给束缚住。她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计算机的兴趣爱好,并给予指导,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2017年9月,经她辅导的学生作品《徽韵》获安徽省第十七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一等奖。提及此事,靳婷喜不自禁:“之前有留心到那位孩子的天赋,我便鼓励她参赛。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打磨,能取得这个好成绩,我也是很欣慰了。”近年来,靳婷辅导了不少学生参加省级各类比赛,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打铁还需自身硬,靳婷不断锐意进取,钻研教学,其课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荣获现场展评一等奖。她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制作的微课均在省内获得优秀名次。9月份,靳婷的论文《优化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对策及思考》被评为芜湖市2019年中考复习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我热爱我的工作,也十分珍惜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自兼任芜湖市信息技术教研大组长以来,她深入课堂与听课老师共同评课议课,创新教学方法,主张让学生在掌握信息实用技术的基础上快乐学习。此外,她还参与编写了七、八、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师用书及《Python 3.x快乐编程——中学学科创意编程实例》教材。

新闻推荐

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我家住在江之尾,半城山,半城水,山中楼宇高,水边柳丝垂……”周末我到奶奶家去玩,电视上正播放着这首动听的歌曲。我打开茶几...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