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米市重获新生

芜湖日报 2019-09-10 00:34 大字

芜湖米市是近代芜湖的经济支柱,但国民党统治后期,经济崩溃、物价飞涨,大量游资盲目投机米市,导致米粮行业矛盾重重,米市日趋衰落。

芜湖解放后,相继成立的军管会、中共芜湖市委在迅速恢复社会秩序的同时,充分发挥芜湖米市的优势,大力支援大军南下,支持前线的战斗。渡江战役中,芜湖是首先获得解放的城市之一,因此,芜湖也成为大军南下的中转站,先后保证了二野三兵团一部及三野七、九兵团后勤部全部与三十军一部过境和驻军时粮秣及其他供应。

1949年1月,上海粮商在芜湖采购米、黄豆、小麦等4953包,因当时的国民党市政府借口缺粮,禁止其运出市,这批粮食统统存放在招商局16号铁驳上。上海解放之后,新政府面临着900万人民粮食供应的巨大压力。7月2日,芜湖市军管会、市委从全国大局出发,不顾本市粮荒,批准了当时县商会的呈文,将这批粮食迅速放行启运上海。《人民日报》1949年8月7日“沪市粮源畅旺 芜湖大批新谷日内亦可运沪”一文报道:“上海市米业界二日并接获芜湖安徽省米业界方面来信,证实该地早稻现已登场,人心大安,大批新谷即可东运来沪。”芜湖军管会、芜湖市委利用芜湖米市的有利条件,配合中共上海市委打胜了与不法资本家之间的“米粮之战”,稳定了上海政局。

在发挥芜湖米市对新生人民政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芜湖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芜湖米市进行整顿,加强了管理,扭转了米市混乱与衰落的局面。

首先,对米粮业进行组织整顿。芜湖米粮业原有五个行业:米粮采运业、米行业、杂粮业、砻坊业、碾米业,市委、市政府根据其业务范围合并为三个整理委员会:米粮行号商业整理委员会、粮食产销加工整理委员会、杂粮米行业整理委员会。并于1949年12月1日成立了米业市场,使一度混乱的米市逐步纳入了正轨。当年底,全市私营米粮业三大行业中有商户450家,资本74,784,450,000元(旧币),雇佣工人674人。

其次,成立国营粮食公司加强对粮食市场的控制,1949年5月9日,芜湖市军管会将所属财经部的工商贸易处改组为芜湖市贸易公司。随后,芜湖市贸易公司在接收了官僚资本的皖南实业公司、安徽省银行和合作金库粮库的基础上,设立了2个分公司、1个支店、2个采购组;分别专营粮食和百货。其中第一分公司专营粮食,在南京贸易总公司的支持下,在当年秋收时一个月收购熟米2362.45石,机米1320.42石,小麦486.115石,菜籽6392.97石,菜油678.18石,较好地完成了粮食收购任务,有力支援了全国的解放事业。

在粮食采购中,国营公司、合作社与私营粮食投机商进行了竞争,在保证粮食收购、城市供应的同时,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供销社预购的价格从涨不从落,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稻谷收割后,农民很快把预售的稻谷送到了合作社。 实现了国家、农民两利,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1953年7月,《人民日报》报道:安徽省以芜湖专区新稻上市最多,7月27日全专区上市新稻78万斤,芜湖市7月28日即上市13万余斤。

市委、市政府通过国营公司和供销合作社掌握了粮食市场的主动权,为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和私营米粮业的顺利退市,准备了有利条件。至1953年时,全市私营米粮业已大量萎缩。 粮食统购统销后,芜湖米市取消,政府对米粮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妥善安排。市国营粮食公司先后建了41个粮食代销店,安置了杂粮业和米粮行号的职工以及私方从业人员317人,其余人员由劳动局调配安置,芜湖米市完成了它的阶段性历史使命。

新闻推荐

优秀教师受表彰

在全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镜湖区教育大会在镜湖区政府大礼堂举行,2019年度镜湖区最美教师、镜湖区优秀班主任、优...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