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男孩”:在医院阳台安“家”五年

铜都晨刊 2019-09-05 11:31 大字

王志伟趴在阳台的家里往外看。

王志伟和妈妈帮爸爸做康复训练。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文/图

自从5年前爸爸瘫痪住院,今年11岁的王志伟和妈妈便以医院为家,共同照顾着爸爸。新学期开学,王志伟主动提出去寄宿式学校上学,好让妈妈更好地照顾瘫痪住院的爸爸,并希望能考上好学校,以后孝敬父母、奉献社会。

病房外阳台安“家”

在市康复医院病房,王志伟趴在一张小板凳上写作业,抬起头说:“这里就是我家。”他在医院已经住了5年,对于一个11岁的小男孩来说,这个“家”有点特殊。市康复医院3楼9号病房外,是一个几平方米的阳台,对面楼下是一片美丽的荷花塘,阳台里是另一番光景。一张不足1米的床、一个堆着书和凌乱杂物的大木箱子、一个放着剩菜剩饭的小柜子就将阳台塞满,这就是王志伟的家。“我和妈妈就睡这张小床,每天晚上我都会从床上掉下来好几次,不过幸好床不高,我就爬起来再睡。”王志伟笑嘻嘻地仿佛在说别人的一件趣事。

“他爸爸是2014年8月20日出事的,从工地的脚手架上摔下来的,颈部以下都瘫痪了,只有头部能动,能说话。”王志伟的妈妈陶月芝说,丈夫经常发生肺部感染,只能常年住院,她需要24小时在旁照顾,儿子放学后在家没人照顾,不得已只有将他也接来医院。

刚上一年级的王志伟一开始并不太理解为什么每天放学只能去医院,也不明白为什么每天上学要跑那么远的路。他只记得,每天从医院到学校路途要花20多分钟,即使雨雪天也是骑车上学,冬天坐在车上寒风刺骨,他和妈妈好几次连人带车滑倒在地。中午,王志伟只能去校外的小饭桌,因为妈妈没有时间来接他。下午放学后,他依然要去小饭桌写作业,等着妈妈来送饭,接他回家,但常常要等到晚上8点才能盼来妈妈。

边学习边照顾爸爸

三年级的时候,为了离医院近一点,陶月芝将儿子从望江亭小学转学到开源小学。频繁的转学让王志伟一度很不适应,“小的时候很厌倦这样的日子,很自卑,也有过逃学的想法,后来想想上学是为了谁,就想通了。”

在医院里,王志伟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中午,陶月芝会去医院附近的亲戚家做饭,将饭用保温桶带到医院一家人一起吃,剩下的就放在保鲜碗里,晚上把保鲜碗放在一个大桶里,倒些开水隔水加热三个人再吃一顿。放学回来,王志伟就趴在病房的小板凳上写作业,由于板凳太矮,他只能一直弓着腰,“写一会腰就酸了,医院病人做康复疼得叫,声音很刺耳,也会打扰我学习。”

让陶月芝欣慰的是,儿子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靠前,也成为照顾爸爸的小男子汉。陶月芝每天要帮助丈夫做康复训练,瘦小的她抬丈夫总是很吃力,儿子放学一回来就会跑到康复室给她搭把手,“有时候他爸爸夜里发烧,他就半夜爬起来请医生,坐在旁边帮他爸爸物理降温,经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看情况好转了,才迷迷糊糊睡下,第二天还接着去上学。”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陶月芝破天荒地带王志伟去了芜湖方特,从来没有去过游乐园的王志伟眼睛里闪着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5年来,这是他仅有的一次娱乐。

生活依然充满热情和希望

5年来,王志伟的童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期间,只回过家十余次,最近的一次是去年的过年,这也是5年里他们唯一一次在家里过年,“前几年我们都是在医院过的,医院里其他病人都回家了,就只有我们三个人在医院,过年和平时也没有什么区别。”说到这里,王志伟低下头沉默了一会,突然又昂起头,“可是有时候我也会开心啊,虽然同学都在家里过年,但是楼下有小狗,可以陪我玩,我也有自己的自行车,可以在医院骑一骑。”

王志伟说,自己已经不太想原来的家了,“医院就是我的家,在哪里都一样。”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磨去这个小男孩对生活的热爱,“其实我觉得这里条件很不错了,至少有地方写作业、吃饭,还有睡的地方,总比荒岛求生强多了。这里没有人比我更熟悉,医院的每个角落我都去过。”王志伟得意地向记者细数医院有多少条流浪狗,以及他给每条流浪狗取的名字。

今年开学,王志伟又转学去了铜陵外国语学校读六年级,这是他主动提出的,“那里是寄宿式,3个星期回来一次,我去那里上学,妈妈就不用再分心照顾我了,我这么大可以照顾自己了。”王志伟说,自己有一个梦想,希望能考上好学校,以后孝敬父母、奉献社会,“因为我们家庭的情况,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长大后我要回报社会。”

新闻推荐

引进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 芜湖高新区实验学校挂牌成立

新学期,弋江区一所崭新的学校——芜湖高新区实验学校挂牌成立(如图)。学校是由弋江区人民政府兴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由北...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