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快慢难自如 有的还灰头土脸 客服热线:已上报,有结果后及时反馈

大江晚报 2019-07-23 14:44 大字

本报讯7月21日,有市民通过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反映,他经常使用公共自行车“小绿”,不过近年来他发现不少“小绿”在维修后就没有了变速器,对骑行带来一定影响,而且他还希望管理单位在调度维修车辆时,能否进行基本保洁,“不少小绿看起来灰头土脸”。

这位市民告诉记者,自从芜湖推出第一批公共自行车“小绿”后,他就办了卡,一直使用,“与共享单车比,我更喜欢我们芜湖本土的公共自行车,特别是因为有变速器,上坡时要轻松不少”。近年来让这位老用户皱眉头的是,“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小绿没有了变速器,上坡就比较费劲,这是不是因为维保单位为了节约维修成本,也更方便维修?”他还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也是我们城市的一张脸面,现在许多小绿看起来污渍满身,希望主管单位能经常给小绿洗洗澡”。

当日接到市民反映后,记者一路对广福路、天门山西路、长江路上等多个“小绿”站点进行走访。记者发现,如市民所言,各公共自行车站点里,没有变速器的“小绿”有不少,有的站点里要占站内车辆一半以上。不少“小绿”看起来是有些不太体面,泥污比较多。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车辆外观不干净卫生,可能也与少数市民有关,在有的车座上,记者看到有人随意涂鸦,还是一些车辆变速器遭到人为破坏。7月22日,记者拨打了芜湖公共自行车客服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芜湖公共自行车现由芜湖公交集团管理,会将记者反映的市民疑问上报,在有结果时及时反馈。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赵欢

新闻推荐

垃圾分类手抄报大赛报名火爆 想参赛的赶紧,拼手速

本报讯为传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共建美丽新芜湖,这个暑假,大江晚报将联合芜湖市城管局共同举办“垃圾分类新时尚我是少年我...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