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居家养老”探索早已上路 “老人食堂”面临什么问题?

大江晚报 2019-07-16 12:26 大字

李巷日间照料中心的菜谱

芜湖市“居家养老”的探索早已在路上。记者了解到,目前芜湖市大约有十几家政府扶持、社会组织运营的日间照料中心可以为老人提供餐饮服务。那么,“老人食堂”目前运营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了其中两家正在运营中的“老人食堂”,从运营者口中了解目前“老人食堂”面临的问题。

“开放食堂”的欢喜与忧愁

中午11点多,位于长江长小区二期39栋的潮音街社区“长者照护之家”中,阵阵歌声混合着饭菜的香气飘散出来。走进照护中心,几位阿姨正围在电视前唱着卡拉OK,而一侧明亮开放式的厨房里,一位厨师戴着口罩正在做菜。在厨房的门口还张贴着“一周食谱”和“一周活动”表。记者发现这些菜品都是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活动安排有太极拳、唱歌、手工、交谊舞等等。

“我们先来唱唱歌,中午就等着吃饭啦。”60多岁的居民许阿姨告诉记者,平时中午子女工作不在家,她就到这里来吃饭。10元一餐很实惠,随来随吃,菜品丰富而且少油少盐,适合老人胃口,“我们都是这里的常客了,在这里吃得放心,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

“我们属于芜湖援通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2018年3月,潮音街社区长者照护中心开始运营,社区提供免费用房,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运营扶持,此外,就都靠我们自己了。刚开始的时候很少有老人来吃饭,去年是亏损的。今年以来,我们为了让更多老人知晓我们的供餐服务,采取了建立微信群,为老人提供体检通知、办理公交卡等免费活动来积累人气,赢得老人们对我们的信任,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亏损。”为了降低成本,目前该照护之家服务人员较少,负责人邢静静一边忙着为老人们打菜打饭,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每天有20名左右老人固定用餐,对于腿脚不便需要送餐的老人,在500米范围内,我们只多收2元送餐费,就能为老人送餐上门”。邢静静表示,她自己也还承担着“送餐”的工作。

“这里现在好是好,就是只能供应一餐,要是能三餐都供应就更方便了,家里就不用开伙了。”一位老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邢静静表示:“目前我们是开放式食堂,老人自由就餐,来的人不固定,有时候来有时候不来,给我们备菜带来困难,从目前老人就餐的情况看,供应三餐不太现实。”邢静静表示,照护中心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前来就餐的老人数量不多且不稳定。

“托老园”面临的困境与建议

弋江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含李巷、南街两个日间照料中心,入托、半托且享受社区养老助餐服务的老人,现有二十多人,除正常社区老人外,其中还包括三无、低保、残疾、失能、空巢老人,这样的日间照料养老机构被老人们戏称为“托老园”。老人们早上来,下午走,期间可以自由地下棋娱乐、健身聊天,中午还能吃到健康的营养午餐和享受“下午茶”(现磨豆浆及小点心)。

2019年1月开始运营的李巷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位于江南春城小区内,刘老师是这里的运营人员。据其介绍,三无、低保、失能等老人凭借福利券享受日间照料服务(包括午餐)仅需7元/天。普通老人收费500元/月,实行老人签到制,请假不来的老人当天费用退还。

据刘老师介绍,该中心仅以政府项目招标时中标经费运营,目前没有其他相关保障、鼓励、扶持政策。该养老中心目前虽然受到老人欢迎,但也存在一系列包括工作人员配置、专业素养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人员配置上,护理人员的回报较少,流动性比较大,流失率比较高。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缺少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终将不利于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也难以在品质上为老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目前,包括“老人食堂”供餐服务在内的养老机构往往微利甚至亏本,造成很多的社会机构不愿意进入这类的养老服务领域。针对这个问题,刘老师及其他运营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期待:政府增加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在财力和人员编制上为养老服务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实保障的同时,在工商、税务、小额金融贷款发放等方面为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承接运营敬老养老事业的社会组织发展第二产业,增加相关创收。千方百计拓宽养老服务的路子,提高养老服务事业的人才吸引力和留人能力。记者 顾娅文许诚摄

新闻推荐

又是汛期又是伏天 莫忽视建筑施工一线工人安全

本报讯目前芜湖市正是汛期和伏天的特殊时期,高温、雷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增多,引发安全风险事故加大。记者昨日获悉,市建管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