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流入 清水流出 再生水项目让棚户区雨污水“变废为宝”

大江晚报 2019-07-12 14:48 大字

改造后的板城垾水系

调蓄池、绿色污水处理罐……经过这些特殊的设备,原先棚户区排放的黑臭污水“变身”澄净清水,再源源不断流入河道。这是记者昨日在板城垾港口村旁看到的场景。目前,板城垾黑臭水体整治已基本完工,记者看到的正是整治中新建的无人值守的日处理规模达到2100吨的再生水项目,这也是芜湖市已投入使用规模最大的再生水项目。

板城垾水系位于镜湖区沿天门山西路两侧,从莲花湖至广福泵站,全长4.4千米,流经莲塘新村、天香苑、望江苑、滨江山庄等大小20多个小区,沿线住有近10万居民。因水系环境恶化,自去年8月开始,镜湖区开始了板城垾黑臭水体整治,包括渠道清淤、河面拓宽、截断污染源、岸线修复、生态浮岛安装等。其中,约有一半的水系已安装了曝气等水动力设施为水体提供氧气;中上游附近还投入使用了一个多相微滤设备,通过添加药剂,可过滤河水中的有机物、漂浮物等杂物再排放补给河道,日处理规模达到4000吨。

截污是黑臭水体整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镜湖区通过摸排,共对沿线的20多个违法排污口全部截污纳管。比较特别的是,肉厂宿舍、港口村等约住有1万多居民的弋矶山沿线棚户区,由于空间条件环境不足等限制无法实施雨污分流,附近污水处理厂又无法负荷该区域全部雨污水。经多方案比较,今年,镜湖区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局在港口村新建了一个污水提升泵站和可以快速消灭黑臭水体的再生水项目。其中,一部分雨污水通过泵站处理,一部分雨污水通过再生水项目“转污为清”、活水利用。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发现,占地约800多平方米的再生水项目设在路边绿化区域处,建有容量1000立方米的调蓄池、7个日处理300吨的膜技术污水处理器、两个清新蓝色底纹的出水池等。镜湖区住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再生水项目投资约1000万元,已投入使用一个多月,采用的是国家“十二五”重大标志性成果——江西金达莱FMBR技术以及“源头截污、就地治污、集散结合、活水利用”分布治理模式的理念建设,具有能耗小、噪音小、无异味、见效快等优点,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记者看到,经预处理、再进行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后的水果然清澈见底,正源源不断流向一旁的板城垾中,形成补给。

污水流入,清水流出,既解决了生活区雨污混流排放问题,又能直接再利用补给河道。记者从镜湖区了解到,保兴垾整治中也在建设这样的再生水项目共3处,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

记者 芮娟 实习生 胡雨琦 文

记者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用爱心展现“法外柔情” 弋江区检察院、法院捐赠近300本图书

本报讯由大江晚报与《美好家园》栏目组联合发起的“以书筑梦大爱鸠兹”公益图书捐赠活动正在进行中。经本报倡议号召,不少...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